文档介绍:《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B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词语,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鳞片、脊椎、两栖”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理解“繁衍、相安无事"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⑵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2、能力目标:
⑴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⑵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⑶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3、德育目标:
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2、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小组讨论,,给喜欢钻研的同学一个空间,由兴趣引领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行。
【教具准备】
教学图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筛选重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体会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我国多家媒体近日转载了国外媒体报道的一条惊人消息:一群受邪教组织操纵的科学狂人,正在美国内华达州大漠深处进行着一项克隆人的秘密实验。他们根据英国科学家创造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同样原理,从一个今年2月份夭折的10个月大的美国女婴身上提取细胞制造克隆人。(选自2019、11《文汇报》)消息披露后,克隆技术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今天,让我们走进《奇妙的克隆世界》,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板书文题)
设计(二):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令人拍案叫绝:他与妖魔作战一旦吃紧,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广大?还是听听遗传学家的解释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
多媒体显示: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囊胚胎 蟾蜍脊椎两栖
2、解释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
繁衍
相安无事
3、克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5、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计时阅读,然后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进行全班交流。教师作总结发言,以历时最短、概括较准确的小组为优胜组.
明确:
1、nángpēi tāi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