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克劳斯大师班讲学纪录克劳斯大师班讲学纪录(2008-05-16 09:08:31) 转载标签: 元音面罩声乐扩音器克劳斯大师班讲座歌剧教育分类: 声乐资料一、有关声音更深一层的阐述和声音位置的安放谢谢你们如此热烈的欢迎, 我感到非常荣幸能看到如此多的学员参于这次的座谈会。首先, 我要说的是声乐这门艺术是非常神秘且深奥的。它是一种“不可说”的艺术门类。它是一种完全自发, 完全不靠外在媒介帮助产生的的声音。我们有时候甚至听不到它确切的音响效果, 因为我们的耳朵同时要兼顾所发出的声音和发出后的声音效果( 译者注: 主要是共鸣腔体打开的时候, 耳朵的后反神经会完全受影响, 所以歌者主观的声音和客观的声音经常是不一致的。) 所以我们是不知道我们的声音产生效果是怎样的。我要重申一次: 我们是摸不着它也看不着它的。我们可以看到钢琴上的黑白键, 却看不见我们的声音。虽然如此, 它却可以听得见, 这就是声乐艺术神秘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它会比其他器乐更令人着迷原因。因为我们就是乐器本身, 而且必须要运用我们的内在的感觉来控制它。为什么人们常在谈论声音位置安放的时候, 总是没有给于任何的阐述?我们总是说“把声音放在面罩上”, 其实就是把声音放在我们脸颊后的颧骨上( 原注: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称之为“面罩”的原因), 就像天然的扩音器似的。反而在我们的喉咙里,我们什么也找不着。但话又说回来, 我们的声带周围是由一些细微的粘膜组织和小肌肉群所组成的, 它们都有帮助产生声音的特点。而对我们来说, 要想发出好的声音, 就须通过使用“气柱”( 译者注: 它是在声音完全畅通之时所形成的气息支柱, 气柱使用越强而有力, 所发出的声音越坚实洪亮。) 通过声带, 声音越往前送, 坐在大剧院的听众越会听的清楚。靠前的声音, 更多是来自面罩共鸣的运用。如果我们一直保持在面罩共鸣, 才能更好的运用“面颊扩音器”。( 原注: 就是我们之前所提到的脸颊后的颧骨位置, 如果我们按放的位置越高越靠前, 我们的鼻窦也会跟着震动起来……) 为什么我们说声音要安放在“面罩”上呢?我们之所以这么说, 是因为我们的声乐前辈发现了有一个拉丁元音能使声音安放在非常自然的“面颊扩音器”的位置上,那就是“i”(如: igloo ), 但这对于声乐初学者来说却是一个非常难唱的元音之一。试找一个声乐初学者来作一项试验。当他们发出“i”的时候, 他的位置就已经到位了----- 靠前的,明亮的,且正确的安放在“面罩”上。当他发出“e”元音时(如: excellent ), 声音的位置与元音“i”相比,已明显往后了,如果我们再让他发出元音“a”(如: arrive ), 他的声音早就告别了我们所谓的正确声音位置, 而声音已完全落在喉咙上了。经常很多人因为说话非常糟糕, 而跑到咽喉科那儿纠正嗓音位置。其实我们是完全可以脱离这一些问题的。如果我们能够在说话的时候,注意把每一个咬字都放在元音“i”的位置上, 就不用费劲跑去见嗓音专家了! 二、“横膈膜的气息联系”呼吸劳里- 沃尔比( o Lauri-Volpi ) 已经证实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横膈膜的气息联系”呼吸法。当我们竭尽所能打开我们的肋骨的时候, 在我们腹部那层富有弹性的薄膜---- 横隔膜, 将完全得到平放。在这个基础上, 它才能提供足够的气息空间来支持我们在唱歌时需要的气息,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拓宽全部的肋骨的前题下,通过横隔膜外在压力的逐渐增加来作为支持点, 才能在整个发声的过程中, 帮助横隔膜维持在平放的状态。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 当你吸气的时候千万不要将你的腹部往内缩, 因为这样会使整个薄膜将失去它原有的弹性且不可能支持你所发出的声音。倘若有些人不同意我的观点, 那我可要说声抱歉了。所以, 为了稳定声音, 在我们吸气的时候, 横隔膜必须持续地保持在平放且积极的状态。可能有些人会觉得的这似乎是不可能的, 甚至有点傻, 但这对稳定声音来说经常是十分见效的。为了了解歌唱艺术, 我们除了需要一种特殊的歌唱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外, 不可能从其他的方式来解读它。它不像钢琴, 可以通过我们的双手直接触摸的到琴键,而且还可以看得到整个音高的走向。相比之下, 学习歌唱艺术是非常困难的。要是一个人的想象力十分贫瘠的话,那么学习歌唱对他来说更是非一般的困难。试想象我们的额头, 就在眉宇之间, 有很一个小洞, 声音就是由这里发出。这个小洞的尺寸永远都是一样的, 不会改变。如果在我们发出正确位置的“i”( igloo )时, 它会很好地从小洞口转送出去(按理来说应该是这样), 但是如果遇到较大的如“e”(excellent) 或是更大的“a”( arrive) 的元音,我们怎么把它们从小洞口转送出去呢?当然, 如果我的自身条件非常好, 能发出很大的元音又可以将它轻轻安放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