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工资、薪金所得如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资、薪金所得如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doc

上传人:1017848967 2020/12/12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资、薪金所得如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工资、薪金所得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我校教职工在我校取得的工资、各种奖金、津贴、补贴、加班费、评审费、课时酬金等与任职有关的各项所得。按照税法规定,不论我校哪个部门、以任何形式、通过不同渠道发给本校教职工的,都应纳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范围。工资、薪金所得采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税,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月工资薪金收入总额—五险二金—通讯补贴—午餐补贴—免征额
五险二金是指个人承担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公积金最高标准为2367元,低于2367元的人按其实际缴纳的公积金数抵扣;通讯补贴标准为校领导500元/人·月、其他人员300元/人·月;误餐补贴50/人·月元;免征额从2011年9月1日起为3500元。
(2)计算应纳所得税。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
例:李老师10月份的应发工资10000元,课时费800元,个人承担的养老保险940元,医疗保险150元,,公积金1350元,职业年金470元。则李老师当月的
应纳税所得额=10000+800-940-150--1350-470-300-50-3500
=
应纳所得税=×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