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8
文档名称:

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长效管理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424KB   页数:9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长效管理规划.doc

上传人:aena45 2020/12/12 文件大小:1.3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长效管理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长效管理规划
(正稿)
杭州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
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
杭州市市政设施监管中心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八年七月
前 言
杭州的历史,是一部“因水而生、因水而立、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强”的发展史。水是杭州的灵魂。
2007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构建“生活品质之城”的总目标,竭力打造 “江、河、湖、溪、海五水共导”的亲水宜居之城,全面有序地开展了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相应的河道管理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之中。随着市区河道综合建设的逐步完成,已整治河道数量大幅增加,河道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日趋复杂。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更加强烈,社会对河道环境及管理水平寄予新的期望。而河道管理现状,从管理体制到管理方式等诸多方面,均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未来的城市河道管理工作注定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市河道管理呢?管理层经过深思熟虑后意识到,需要制定河道长效管理规划,并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及指导作用;因此,河道管理规划编制工作迫在眉睫。
为做好《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长效管理规划》的编制工作,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城市管理办公室及杭州市市政设施监管中心等单位联合,成立了规划项目工作组,对杭州市河道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及分析,提出了“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人水和谐”的管理理念,提出了实现城市河道“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的管理目标,突出了水质量管理、水安全管理、水景观管理、水旅游管理、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研究了管理措施、管理设施布点、管理保障、管理队伍建设以及管理技术发展等内容。
本规划结合了《杭州市主城区河道沿线土地利用规划》、《杭州市区河道景观体系规划》、《杭州市区河道配水规划》、《杭州市区河道交通航运规划》等四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得到了市建委、林水、环保、交通、旅委、农委以及河道指挥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了施奠东、吴兆申、张广祥、汪慧珍、胡洪志、周鑫根、严晓鹰等领导及专家的悉心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杭州市市区城市河道长效管理规划》项目编辑组

目 录
第一章 回顾与思考 1
一、回顾与分析 1
1、历史回顾 1
2、管理现状 2
3、背景分析 3
二、机遇与挑战 4
1、所处机遇 4
2、面临挑战 5
三、经验与启示 5
1、国外理念 5
2、管理经验 6
3、对杭州的启示 8
第二章 目标与任务 10
一、规划总则 10
1、规划范围 10
2、规划内容 10
3、规划期限 10
4、规划目标 11
5、规划理念 11
6、指导思想 12
7、规划原则 12
8、规划依据 13
二、管理任务 14
1、提高水质量 14
2、确保水安全 16
3、改善水景观 17
4、丰富水旅游 19
5、管好水资源 22
6、加强信息化 23
第三章 保障与措施 25
一、管理保障 25
1、完善的法规政策 25
2、健全的组织机构 27
3、可靠的资金保障 29
二、队伍建设 30
1、组建队伍 30
2、提升素质 31
3、优化结构 31
4、规范管理 31
三、管理方式 31
1、分级管理 32
2、部门协同 33
3、养护运作 36
4、依法管理 37
5、社会参与 38
四、管理措施 39
1、高效的数字化城管系统 39
2、全面的多层次考核体系 40
3、科学的专业化管理手段 41
4、快速有效的危机处置机制 41
5、先进的现代化养护技术 42
五、管理设施 45
1、布点原则 45
2、布点内容 45
3、综合布点规划 51
六、过渡期管理 51
1、建设与管理衔接 52
2、协同问题处理 52
3、水质问题处理 52
4、引配水问题处理 52
5、防汛排涝问题处理 53
6、设施不到位问题处理 53
第四章 进步与展望 54
一、体制发展 54
1、强化河道管理职能的转变 54
2、实现以流域为单元的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55
3、推行以排污总量削减为目标的水质改善机制 55
4、提高以生态系统为主线的河道健康保障体系 55
二、技术进步 55
1、水生态治理技术研究及发展 55
2、以水力水质模型为基础的实时模拟远程控制技术 55
三、信息化建设 56
1、推进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 56
2、加快河道管理综合系统建设 56
3、加快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