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方剂学真武汤.ppt

格式:ppt   大小:2,88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方剂学真武汤.ppt

上传人:1485173816 2020/12/12 文件大小:2.8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方剂学真武汤.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方剂学真武汤
方剂学真武汤方剂学真武汤原文①《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②《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①《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②《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
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
功用及主治
证治机理
方中以大辛大热的附子为君药,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兼暖脾土,以温运水湿。
臣以茯苓、白术健脾利湿,淡渗利水,使水气从小便而出。
佐以生姜之温散,既助附子以温阳祛寒,又伍茯苓、白术以散水湿;其用白芍者,乃一药三用,一者利小便以行水气,一者柔肝以止腹痛,一者敛阴舒筋以止筋惕肉。
诸药配伍,温脾肾,利水湿,共奏温阳利水之效。
方 解



标本兼顾:温阳以治本,利水,散水以治标
脾肾同治:以温肾助阳为主,温中健脾为辅
刚柔相济:温阳利水不伤阴,益阴敛阳不留邪
配伍特点
加减化裁
若水寒射肺而咳者,加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
阴盛阳衰而下利甚者,去芍药之阴柔,加干姜以助温里散寒;
水寒犯胃而呕者,加重生姜用量以和胃降逆,可更加吴茱萸、半夏以助温胃止呕。
运 用
本方为温阳利水之基础方。
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为辨证要点
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肠结核等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者。
用法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用法用量及组成
用量及组成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15g,茯苓、芍药各9g,人参6g,白术12g。
方 歌
珠 江 富 少 林
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
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瞤惕保安康。
趣味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