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2021年清代庶吉士核心制度专项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25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清代庶吉士核心制度专项研究.doc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0/12/13 文件大小:1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清代庶吉士核心制度专项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清代庶吉士制度研究
邸永君
摘要:
考选庶吉士,亦称馆选,是明代创建一项制度,清代承袭之并有所发展、更张。它既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延伸和发展,又是明清翰林院制度关键组成部分。大量史实表明,此项制度实施,对于处于传统专制社会晚期清代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诸方面产生过关键影响。但颇令人遗憾者,乃至今尚无人对其进行全方面研究。相关科举制度方面论著也往往对此一带而过,多有忽略。实际上,庶吉士制度是科举制度极致,由它塑造出庶吉士群体代表着明清官僚群最高文化层次。它集作养和登进于一体,是培养高级文官关键方法,确保和提升了官员文化素质,同时在明清古典文化大总结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既为卿相之摇篮,又是人文之渊薮”(朱汝珍语),足以说明其在政治和文化两方面所起作用。
本文利用相当数量史料对该制度起源、发展,结局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勾勒出了此制度全貌,搞清了它来龙去脉。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以有利于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有更全方面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庶吉士、留馆、翰林。
选择庶吉士,亦称馆选,是从明代开始实施一项全新制度,清定鼎北京后,继续给予实施,并有所发展、改变。从顺治三年(1646)首行会试至光绪三十年最终一科近260时间里,累计112科皆有馆选,康熙、乾隆时博学鸿(宏)词科亦选。科举制度被废除后,考选庶吉士之法仍在进行,直至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推翻,此法才被废止。能够说是和有清一代相一直。它既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和延伸,也是明清翰林院制度一项关键内容。大量史实表明,庶吉士制度对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清代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诸方面产生过关键影响,但因为种种原因,至今尚无人对其进行全方面研究。本文试图就现能搜集到史料对该项制度做部分初步研究、探讨,抛砖引玉,以求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翰林院制度有更全方面认识。
一、庶吉士制度渊源和发展
庶吉士之制,始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但萌芽于明初。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正式下诏行科举。从三年至五年,连试三科。其目标是“务取经明行修、博古通今、名实相当者”,“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以官”。①但经过实践检验,科举中试者实际办事能力使明太祖大失所望:“有司所取多后生年少,观其文词,若有所为,及试用之,能以所学措行事者甚寡。”②于是罢洪武六年会试,诏举人赴京听选,又于其中擢年少俊异者入禁汉字华堂进学,沈德符认为此乃庶吉士制度之滥觞。③黄佐在其所撰《翰林记》中,对此事也进行了详尽记述,并称之为文华堂肄业。“开文华堂于禁中,认为储才蓄德之所,乡贡举人至京师,诏免会试,择年少俊异者,俾肄业其中”;“诏词林名臣分教之”;“太祖听政之余,辄幸堂中,取其文,亲为评优劣,命光禄寺给酒馔,时赐白金鞍马,宏赐甚厚”。④太祖当初或许未曾想到,这种尝试开创一项全新制度,并影响了中国社会达五百余年。
所谓庶吉士,“庶常吉士”之简称也。亦简称庶常。庶者,众也;常者,祥也;最早见于《尚书·立政》,在总括文中所举各官后,以此形容在官者皆有德善人。洪武十八年(1385年)恢复科举后,太祖令新科进士若干人观政于诸司、承敕监等衙门,取上述之意,冠以“庶吉士”之名。将科举之成规和文华堂进学之新法结合在一起,此即进士之为庶吉士之始。⑤初于六科及中书皆有,永乐二年(1404),始专隶于翰林院。是年殿试后,以一甲三人直授翰林官,选二甲五十人为庶吉士,其它科进士分授科道或外任州县。自是进士分为三等:一等者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等者为翰林院庶吉士,即取得翰林官预备资格;三等者则委以她职。对庶吉士,成祖
“命学士解缙等选才资英敏者就学于文渊阁,司礼监供给文房用具,光禄寺给朝暮馔食,礼部给膏烛费用,工部择近第宅居之,且给校尉趋从,待遇甚厚”。⑥成祖常常亲临召试,甚为器重,庶吉士以朝臣为师,以经史诗赋为课,学****三年,然后举行考试,称之为“散馆”,优全部授予翰林官职,称为“留馆”,其它仍改派她职。这可视为庶吉士制度正式确立。
以后,该项制度不停发展,完善,从考选方法,讲课内容,培养目标,未来去向等诸方面均在探求、探索,至正德(1506-1521)时已经成熟。自永乐时起至明末,考选庶吉士基础上是按部就班,只有几次例外:“自嘉靖癸未至万历庚辰中间九科不选,神宗常命间科一选,崇祯甲戌,丁丑两科复不选,余悉遵例”。⑦所以能够说,此制之实施几乎贯穿于整个明代。太祖废丞相之制,成祖置内阁,内阁大学士多出自翰林,权势极重,有“票拟”之权。⑧和宰相相类,所以对大学士资格有了严格要求。“自天顺后,开始非翰林不入内阁”。通计有明一代入阁者一百七十余人,由翰林者十有其九,“翰林之盛前所未有”。⑨翰林院几乎成了内阁同义语,“嘉(靖)隆(庆)之前,文移关白犹称翰林院,以后则竟称内阁矣”。⑩翰林之盛可见一斑。同时,“非进士不入翰林”,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