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2021年清朝宗族核心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清朝宗族核心制度.doc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0/12/13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清朝宗族核心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清朝宗族制度
宗族法规和要求
宗族组织为维护其血缘共同体存在和利益,有一套要求族人行为规范,并受传统文化和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制约。
祠堂族长对族人拥有审判权。如四川唐氏宗族,倘族人犯有种种“非为”,“各房长确知,先以理戒,以情谕,至情理所不能感服,房长通知族长,族长会同族众,以其所犯过恶告明祖先,爰请家法,从重惩责”①。宗族惩治族人,要将族人“所犯过恶告明祖先”,向祖先“爰请家法”。《即墨杨氏家乘》所收康熙时所定《家法》要求:族人相讼,族中“尊长传其本支年老正直者,焚香誓于家庙,示无所徇,吐其实,定其曲直,小事开罪..大事告于祖宗朴责之..强悍不遵约束者,则公曰于官,以法处之”。“焚香誓于家庙,示无所徇”。江苏常州庄氏祠堂乾隆时所定宗约,对于祠堂审判权叙述较细。该约:“族人相争,大干法纪,自难解免,倘属田土口争、一切家庭细故,族人可为调处者,不得邃行兴讼,告以情祠具禀宗祠,听族长、分长暨族之秉公持正者传集两造,在祖宗神位前论曲直、剖是非,其理屈和不肖者,立即随事处罚,甚则绳以祖宗家法,令其改过自新,若顽梗不灵,轻则鸣鼓共攻,解官求治,重则祠中斥革,谱内削名,断勿徇纵”②。祠堂族长依据家法对族人处理,各族是不一样。前述杨氏宗族对于犯“大事”者要“朴责”,庄氏宗族对于小事“随事处罚”,不改悔者“解官求治”,最严重“祠中斥革、谱内削名”,即开除族籍。四川唐氏“家法”在《宗规》中列有专条:“置家法一具,用竹片,长三尺,宽寸半,厚五分,上书唐氏家法字样,悬祠中内高朗处,祭奠时昭然若见,令其知惧。当用则用之..只用之族人者,示家教也”③。有宗族对于不肖者,“举族鸣其罪,纳诸竹笼,沉诸海而不为过”④。江苏镇江赵氏宗族“有干犯名教伦理者,缚而沉之江中以呈官”①。祠堂族长还能够处死族人。安徽《弘农杨氏宗谱》则将宗族处死族人权力作为“家法”明确地写入《宗族规条》:“族长既立,家法攸司,其于不肖子弟,轻则令其拜伏自悔,重则族长执法笞惩,至若大逆不孝,则族长会合族众,鸣公处死,虽独子不恕,另立贤嗣。”宗族对族人要求,大致可分三种类型:一是规、约,如宗约、宗规、家规、族规、祠规,是宗族要求族人共同遵守行为规范,含有强制性;二是禁、戒,如宗禁、家戒、家禁等,要求族人不许做事情;三是训语,教育族人怎样做人,起伦理道德教导作用。但这三方面往往混合在一起,可混称为宗规家训。其具体内容十分庞杂,举其大者,约有以下数端。
① 《唐氏族谱》卷1,《宗规十条》同治十年定。
  ② 《毗陵庄氏族谱》卷11。
  ③ 《唐氏族谱》卷1,《宗规十条》作于同治十年。
  ④ 《余姚孝义劳氏宗谱》卷1《旧谱条约并序》。
  ① 刘献庭:《广阳杂记》卷4。
  
  宗族最强调族人处理好家庭关系,对父子、夫妻、弟兄、婆媳、祖孙、妯娌、叔(伯)侄、姑嫂、叔嫂等关系加以规范,通常不出儒家伦理要求。其中最重视父子、弟兄关系,强调孝、悌之道,并把子弟行为全部纳入进去。《慈南干溪章氏宗谱》嘉庆时所定《族规》说:“孝悌为万化之原..盖父母为生身之本,弟兄乃手足之情,不孝固天理不容,不悌亦人情所不近,倘或灭绝天良,渐染敝俗,甚至双亲冻馁,同室操戈,如此之人,不待天诛神殛,在族人必需声罪共击,到祠杖竹,或鸣官治罪,以肃规约。”
  其次是要求族人睦宗族。合肥杨氏宗族要求族人“卑不犯尊,少不凌长”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