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21年苦木专项研究进展.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苦木专项研究进展.doc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0/12/13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苦木专项研究进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苦木研究进展
姜秀晶 综述
辽宁中医药大学 04药普
摘 要 苦木作为一个中药,性味苦寒。归大肠,肝经。含有清热,祛湿,解毒作用。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腹泻下痢,湿疹,疮疖等。本文就其等方面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苦木 研究进展 生药学 化学成份
伴随西药抗生素滥用及不良反应增加,开发含有良好抗菌效果中药呼声越来越高。作为中国开发中草药成功例子,苦木已经有很多化学成份、药理、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报道。本文就其生药学、化学成份、药理学等方面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1 生药学研究
苦木(e/crams quassioides)属苦木科(Sinovrubaceae)植物,乔木或小乔木,高达lore,关键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以广东、广西最多;它关键药用成份为茎、枝、叶所含苦木素(Quashing)、异苦木素(Pyramid)、苦树素(Persian)、苦木***(Nigakinone)等十多个生物碱[1]。
苦木以枝叶入药,称苦木枝或苦木叶。枝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cm~2.0 cm;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有细密纵纹及多数点状皮孔{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淡黄色,嫩枝色较浅且髓部较大。叶奇数羽状复叶,易脱落;小叶卵形至卵状长圆形,近无柄,长4 ciifl~16 cm,宽1.5 cm~0.6 cm;丙面常绿色,有下面淡紫红色,中脉有柔毛。干、皮可提取有效药用成份。气徽,味极昔。功效主洽:抗菌消炎,祛湿解毒。用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肠炎,细菌性痢疾,湿疹、疮疖、毒蛇咬伤等。
l 苦木科植物形态特征及分布
乔木或灌木,树皮具苦味。鳞芽或裸芽。羽状复叶互生.无托叶或脱落。花小,单性或杂性,稀***,整齐,排成总状、圆锥或聚伞花序,萼片3~5.常部分台生,花瓣3~5,极少缺;花盘环形,全缘或分裂;雄蕊和花瓣同数或2倍.成2轮.花药2室,纵裂,子房上位,2~ 5裂,1~5室,中轴胎座,心皮基部分离,花柱1~5枚,分离或台生,柱头头状;胚珠每室常1粒。常为核果、翅果。种子常单生,胚乳少或无。
1.1 臭椿属(Agent’s Deaf~)
常落叶乔木,树皮有苦昧 鳞芽。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揉之有臭味,全缘或基部边缘有数对腺齿。圆锥花序顶生,花淡绿色,杂性或雌雄异抹;萼片5~6,花瓣和尊片同数,雄蕊low,花盘low裂,雌蕊具5~6心皮 翅果,离生l~6个,每翅果含1粒种子。本属四川有4种。
1.1.1 臭椿(樗树、臭楮、山椿、樗椿、白椿) ( 枞“ agissiraa(Mil1)Swing) 乔木,幼枝、叶柄及叶轴均不被微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l(13)对,卵状披针形,全缘,叶基两侧有1~2对腺齿,幼枝及叶柄无剌。圆锥花序长10 cm~20(34)raft。翅果长不超出4.5cm,熟时淡红色或灰黄褐色。花期5月~7月,果期8月~l0月。分布于成全部、全部江堰、峨眉、邛崃、金川、木里、域口、平武、米易、美姑、宝兴、理县、北川、沪定、康定、小金、汶川、卧龙、黑水、九龙、丹巴、得荣、乡城等(市)县海拔850 m~2900 m之间混交林、杂木林和灌丛中和石灰岩和干热河各地带。 一
1.2 刺樗(刺椿)(,4ihadkus “ raw Doe)
乔本,幼枝、叶柄及叶轴均不被微柔毛。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