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2021年三管感染控制预防参考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三管感染控制预防参考措施.doc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0/12/14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三管感染控制预防参考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下呼吸道感染防控方法:
  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取半卧位控制胃内容物返流,尤其是机械通气病人采取此姿势是降低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简单而有效方法。
  加强口腔护理,每2~6小时一次。激励、指导并帮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体位引流及叩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引发疼痛。
尽可能降低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药品。合理使用抗菌药品 ,以维持正常菌群状态。
  激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湿式清扫,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被单等。

: 对传染病病人及病原体携带者应采取相合适隔离方法,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及携带者进行接触隔离。对高危病人如:粒细胞缺乏症等严重免疫功效低下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方法,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

:尽可能采取胃肠内营养,小肠喂养可最大程度降低细菌经过肠粘膜向外移行,并维持正常肠道菌群平衡;控制胃内容物返流。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经口气管插管优于经鼻气管插管。使用可吸引气管导管,定时(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气管套囊应保持在25~30cmH2O。
,每日停用或减量镇静剂1次,评定是否能够撤机或拔管,尽早拔管,降低插管天数。
: 严格实施洗手时点,医务人员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后应落实手卫生。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需遵照手卫生规则。在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及接触另一病人、物品和周围环境表面前,在接触人体污染和清洁部位之间应更换手套和洗手。
:可反复使用医疗器械送供给科集中消毒灭菌,呼吸机管道、湿化瓶、雾化吸入器等呼吸道诊疗设备应该定时进行更换消毒,用于雾化液体一定要严格无菌。直接接触下呼吸道粘膜物品必需灭菌或用高效消毒法处理。使用中氧气湿化瓶天天消毒,内盛无菌液体天天更换。备用湿化瓶每七天消毒干燥保留。 呼吸机螺纹管每七天更换1次,有显著分泌物污染时则应立即更换;呼吸机湿化罐内加入无菌水,二十四小时根本更换一次,湿化罐及滤纸应每七天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立即清除,做为污水处理,集水瓶应垂直向下,在管路最低处,预防冷凝水倒流至气管插管或呼吸机内。正确进行呼吸机及相关配件消毒,无须对呼吸机内部进行常规消毒。呼吸机使用中依据产品说明定时清洗防尘网垫。
,切开部位及其周围应保持清洁干燥,在切开部位一切操作均应采取无菌技术,吸痰时标准上吸痰管只能提拉一次。

,依据风险评定做好连续改善工作。
(VAP)定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MV) 48h后出现肺部感染。
2、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