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钢便桥施工方案2011.8.9.docx

格式:docx   大小:90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钢便桥施工方案2011.8.9.docx

上传人:282975922 2020/12/14 文件大小: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钢便桥施工方案2011.8.9.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工程简介
2、
地质情况
3、
设置便桥原因
4、
便桥设计标准
5、
设计依据
6、
钢便桥设计及验算
7、
便桥方案
8、
便桥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9、
便桥施工防污染措施
铜仁市谢桥新区跳外河中桥
1、
工程简介
跳外河中桥位于谢桥新城区梵净山大道二期工程 K2+520
处,起点桩号为K2+473,终点桩号为K2+567。
该桥全长94m ,宽40米,为4跨20m箱梁。桥梁横断面由左、
右两幅桥组成,单幅桥宽20米,无中央分隔带,左、右梁幅桥采用
2cm断缝连接。,且与跳外
河顺30。斜交。
地质情况
处于城市上风上水地段,山峦起伏,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
条件。区域内无重大污染源,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水体达 到国家二级标准。
工程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温室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四季分
明。 0C, 0C,极端最低气温- °C,无霜期251 — 317天,年相对温度不足80%,雨量充
沛,多年平均降雨量 , 降雨多集中在 4-6 月,雨季 来临早,春雨较大。年平均降雨日数(日降雨量》 )为
,日降水量》 ,最大一日降 水量曾达 。平均日照时数为 小时,为可照日 数的 25% 。灾害性天气又伏热干旱、 春冬冷寒、 洪涝、倒春寒、 秋寒等。其中每年 6 月下旬至 8 月底的夏旱发生频率高,出现 频率为 89% ,持续时间长及范围广,对农业危害大。
场区内地表水系有一河流通过,上游发源于温溪江,流经
新寨、龙升、楚溪村至谢桥河段为跳水河;下游从谢桥流经唐
家寨、邱家寨至污水处理提升站为木杉河,并在此汇入大江、
锦江,属沅江水系。河流上流支流不发育,
枯水期河面变窄,
丰水期河面变宽;河流水位受季节性控制,
汇水面积约
70 平
方公里。
地下水东南部不发育,西南相对丰富; 岩溶、裂隙型,受岩溶、断(裂)层控制。 察表明,为发现钻孔中有漏水、涌水现象, 件属简单类型,对施工影响甚小。
地下水赋存特点为 场区内通过钻探勘 故场区水文地质条
故地质构造不发育。
桥位区无断层和褶皱等地质构造形迹,
场区广泛为第四系根植层覆盖;在两岸 II、III 级阶地上偶见基 岩露头,岩石地层为中寒武统石冷水组,地层产状为 150 度, 倾角 12 度。岩层单斜,地质构造属简单类型。
工程区内地震活动微弱,属于相对稳定的弱震环境。根据
1:400 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 )和《公 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JTG/TB02-01-2008 ),场区地震动峰
值加速度小于 ,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小
于6 度。覆盖层厚度 >5m ,剪切波
500 >vs>250m/s,为 II 类
场地,设计特征周期为 。
桥位场地整体稳定,场地地表水、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
性,适宜修建建筑物。
3、
设置便桥原因
由于本工程跨跳外河,水流湍急,
且附近无跨越河道的桥梁可
通行,为方便桥梁施工用的材料运输,保证商砼站的混凝土能及时 有效运送到施工场地,在跳外河中桥北侧5米处平行于跳外河中桥搭 建15米长临时便桥一座。便桥使用时间至桥梁开工之日起自工程结 束止。
便桥设计标准
本工程钢便桥活载按汽车-2 0级、汽车-超2 0级计算,因桥梁
跨度较小且派专职交通协管员指挥车辆过桥,所以每次只有一辆车 通过;桥梁各种车辆荷载的纵向排列、横向排列以及车轮着地面积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取值,荷载效应
,。
因桥面平整,同时钢桥出入口两端设立减速带,汽车应以较慢 速度驶过钢桥,不计汽车的冲击力。
因钢桥为直线型,且两端出入口转弯半径大于250m,认为车 辆在钢桥上无转弯动作,不考虑车辆离心力。
本钢便桥内力计算时选取汽车-20级重车(30t)和汽车-超20 级重车(55t),按移动荷载计算。
设计依据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桥涵》
6、
钢便桥设计及荷载验算
从结构可靠性、经济性及施工工期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便桥采用8片40工字钢作为主梁,4片为一组,两组工字钢间净距1 米,各组工字钢分别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