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管理信息系统复习 1、信息和数据的概念区别与联系( 3)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而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区别: 数据是符号, 是物理性的; 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所得到的并对决策产生影响的知识,是逻辑性(观念性)的。联系: 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 2、管理信息及其三个层次( 4) 管理信息是组织在管理活动过程中采集到的、经过加工处理后对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各种数据的总称。其三个层次为: 战略级: 决策信息,如产品投产、停产,新厂厂址选择,开拓新市场等战术级: 管理信息,如月计划与完成情况的比较,库存控制等作业级: 作业信息,如每天统计的产量、质量数据,打印工资单等 3、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特点( 25、 26 、课件)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特点: (一) 、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二) 、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三) 、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四) 、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五) 、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4、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37) 层次上: 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功能和服务对象: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 5、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 13) 管理的任务在于通过有效地管理人、财、物等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而要管理这些资源,需要通过反映这些资源的信息来管理。每个管理系统首先要收集反应各种资源的有效数据,将这些数据加工成各种统计报表、图形或曲线, 以便管理人员能有效地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来完成企业的使命, 所以, 信息是管理上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资源。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 一个组织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方面, 其中任何一方面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 6、订货点法(课件二) 订货点法: 订货点法依靠对库存补充周期内的需求量预测,并保留一定的安全库存储备, 来确定订货点, 而安全库存的设置是为了应对需求的波动。一旦库存储备低于预先规定的数量,即订货点,则立即进行订货来补充库存。订货点=单位时区的需求量× 订货提前期十安全库存量局限性: 某种物料库存量虽然降低到了订货点, 但是可能在近一段时间企业没有收到新的订单, 所以近期内没有新需求产生, 暂时可以不用考虑补货。故此订货点法也会造成一些较多的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特点: 假定订货提前期 t、 p( 即市场供应、装运条件) 是不变的(即 t?p 是个常量),每次订货的批量是相等的,订货时间是随着物资库存量降到订货点时间的不同而变化的。因此, 在生产对物资的消耗速度不均衡的情况下, 可以利用在订货点派人订货来适应物资消费速度的变化,保持物资储备的合理性。订货点也称警戒点,指订货点库存量 qp 。方法: 查定法,统计法。 7、 MRP/MRP Ⅱ、 ERP 的联系和区别( 39) MRP 是在解决订货点法的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计算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的系统。分为时段式 MRP 和闭环 MRP MRP Ⅱ是在闭环 MRP 的基础上增加了经营计划、销售、成本核算、技术管理等内容。而两者区别是 MRP Ⅱ实现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的集成 ERP 是在 MRP 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把原来的 MRP Ⅱ拓展为围绕市场需求而建立的企业内外部资源计划系统。区别是 ERP 突破了原来只管理企业内部资源的方式,把客户需求、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融合到一起, 实现对整个供需链资源的有效管理。 ERP 也打破了 MRP Ⅱ只局限于传统制造业的旧的观念和格局,把触角伸向各个行业, 特别是金融业、通信业、高科技产业、零售业等,大大扩展了应用范围。三者的集成范围,解决的问题,管理思想也不一样。 8、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开发阶段的划分和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开发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 可行性分析、需求分)、系统设计阶段( 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阶段、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各阶段任务: 系统规划阶段: 企业目标的确定,解决目标的方式的确定, 信息系统目标的确定, 信息系统主要结构的确定,工程项目的确定,可行性研究等; 系统分析阶段: 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分析, 系统数据流程图的确定, 系统方案的确定等, 系统分析阶段是整个 MIS 建设的关键阶段; 系统设计阶段: 系统流程图的确定, 程序流程图的确定,编码,输入、输出设计, 文件设计, 程序设计等; 系统实施阶段: 硬件设备的购买, 硬件设备的安装, 数据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