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技 术 交 底
主题
钻孔灌注桩技术规范
主讲
王凤田
交底时间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桩位测量(测量基准和高程引测、测量桩位轴线)→埋设护筒(护筒质量及埋设质量检查)→钻机就位(校正桩位)→钻进成孔(泥浆管理)→一次清孔(校验孔深)→下钢筋笼(制作钢筋笼)→下导管(导管配备检查)→二次清孔(测量沉渣)→灌注混凝土(混凝土质量控制)→桩机移位。
(二)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
1、施工准备:
1)、施工平台:钻孔场地应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填筑平台,平台必须坚固稳定,能承受施工作业时所有静、动荷载,同时还应平整道路便于施工设备能安全进、出场。在施工场地两侧打两眼沙管井,进行井点降水。~。
2)、护筒埋置:
a、护筒用6~10㎜钢板卷制,顶部开设1个溢浆口。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40cm,~。
b、护筒埋置深度不小于1m。,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
3)、泥浆的调制和技术要求及泥浆池的设置:
a、选用粘土配制优质泥浆。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泥浆性能,泥浆性能指标如下:
泥浆比重:~,~
粘 度:一般地层为16~22Pa·s,易坍地层为19~28Pa·s
含砂率:为4~8%,胶体率 :不小于96%, PH 值 :8~10
b、泥浆池的设置:在桥位附近设置泥浆池(属非永久性占地),且泥浆池四周设置围栏等安全防护设施,并加以警示标志以防止路人及村民误入。
现场技术人员:
施工队(技术)负责人:
技 术 交 底
主题
钻孔灌注桩技术规范
主讲
王凤田
交底时间
2、钻孔施工
(1)、钻机就位前,对主要机具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2)、钻孔前,按施工设计所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及适当的泥浆比重。
(3)、钻机就位后机架平稳、垂直,钻头必须水平,钻头中心、桩位中心及天轮悬吊中心应重合,最大偏差小于5㎜。开钻时宜低挡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再以正常速度钻进。钻机采用减压钻进,即钻机的主吊钩始终要承受部分钻具的重力,而孔底承受的重压不得超过钻具重力之和(扣除浮力)的80%。
4)、开始钻进时,适当控制进尺,使初期成孔竖直、圆顺,防止孔位偏心、孔口坍塌。钻进过程中控制钻进垂直度,小于1%,并及时滤渣,同时经常注意地层的变化,在地层的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断地质的类型,记入记录表中,并与设计提供的地质剖面图相对照,钻渣样应编号保存,以便分析备查。
5)、钻进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泥浆试验、调制及质量控制,并记录在册。
6)、钻孔钻到设计深度,先清孔换浆,再进行终孔验收,验收内容及标准:孔径不小于设计桩径;孔深不小于设计桩长、倾斜度小于1%(可用长度为4~6倍桩基钢筋笼外径且长度不应小于10m、直径等同设计桩径的钢筋检孔器吊入孔内检测);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