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信访工作心得体会.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信访工作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0/12/1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信访工作心得体会.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信访工作心得体会

  一、通畅渠道善待信访群众
  群众信访是社会矛盾的客观反应,是群众本身承受能力的外在表现。依法、有序、活跃的群众信访活动,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的标志,是党群关系正常的表现。“人不难过不落泪,人无难事不上访”。信访群众大多是碰到了本身无法克服的困难和问题,因超越了本身的承受能力,她们只好求援于各级政府。群众信访无小事。从表象上看,群众信访反应的问题全部是些琐碎、繁杂的小事,而对信访人来说,是大事、难事。这些事,事事连着家事、国事;事事系着人心、民心。办好群众的信访事,就能为党和政府赢得一片民心,为社会增添一份安宁。我们不能将正常的、依法有序的信访视为不稳定原因,更不能消极地对待群众信访活动。惟有切实通畅信访渠道,立即妥善地处理信访中反应的问题,才能提升社会秩序的“稳定系数”。通畅信访渠道,善待信访群众,才能保持党和群众的亲密联络,才能确保群众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明智之举。
  首先,要构筑大格局,落实责任制,合理分流信访量。要构筑党和政府联络群众的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信访大格局,营造人人关心、支持信访工作的大环境。要健全市、县、乡镇、村四级信访工作网络,健全以各级党政领导信访工作责任制为主体的纵到底、横到边的信访工作领导机制。从组织体系上确保“分级负责、归口处理”的标准落到实处。尤其要加强基层基础信访工作,加强信访系统上下之间,机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络,形成一方受理,多方联动,确保群众信访反应的问题,能立即、就地、妥善得四处理,以适应该前信访工作的新形势,新改变。
  其次,要建立党和政府联络群众的快车道。为适应新形势下群众信访快节奏的要求,要利用当代化的通信网络,建立起党和政府联络群众的快车道。让群众既能够利用传统的写信、走访形式向党和政府反应问题,又能够经过电话、电报、电子邮件、网上信访等当代通信方法,快捷地向党和政府提出意见、提议和要求。
  再次,要加强信访信息工作,立即反应群众呼声。各级信访部门要立即、正确、真实地反应人民群众的想法、意见和提议,反应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反馈党的各项政策的实施情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大对信访信息的综合开发利用,努力为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决议提供参考意见和提议。
  第四,要主动探索长期有效运行机制,降低“三访”。目前“越级访”、“反复访”、“群体访”增多,信访工作面临很大的压力,群众为此也付出了较高的信访成本。要主动探索有效的信访工作运行机制,既要确保信访渠道通畅,又要降低越级访、反复访、集体访,尤其是降低去京赴省来市越级上访。一要完善领导下访、约访制度,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主动下访,实现信访工作重心下移。下访领导应以县处级以下干部为主,市以上领导下访对于推进、促进信访工作的开展,推进、促进疑难信访问题的处理,推进、促进机关效能建设起到了主动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信访实践看,很多信访问题发生在基层,处理也在基层,很多信访问题的处理是上级机关无法替代,也不应该越俎代庖的。县处级以下干部要结合工作分工,开展定时不定时的常常性的下访约访活动,主动上门倾听群众呼声,处理群众实际问题。市以上领导可结合信访中带普遍性、倾向性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下访、约访,开展信访调研,关键处理政策性、全局性的问题。二要完善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