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
——龙海市华侨幼儿园 许静娴
一、问题的提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我的成功归功于幼儿园,因为幼儿园让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可见,健康人生的基础是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部分家长经常反映幼儿在家不听话,普遍存在着不良的行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现象严重,与在幼儿园的表现不相一致。我们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需要成人共同努力的过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老师和父母重要的责任之一。为了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必须改掉他们身上一些不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虽然有困难,但是,我们相信通过家园合力共同努力会有所收获的。
幼儿健康领域教育重视健康习惯的培养,因为它是促进健康的根本条件。学前期的健康行为习惯不仅奠定了幼儿未来健康的基础,而且有益于今后生活、学习、工作的条理性和逻辑性的提高。所以,幼儿日常健康行为的养成应当尽早开始,常抓不懈,适时要求,家园配合。幼儿健康领域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锻炼、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渗透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  
二、研究目标:
    1、 根据幼儿年龄、身心特征,针对我园小、中班幼儿在生活行为习惯上出现的新问题,学习借鉴他人对相关该内容的探索和实践。收集整合教育资源,密切加强家园联系,进一步寻求培养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有效对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环境。通过一定阶段的研究,让在园幼儿能形成该年龄段所具备的良好生活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园保教水平的提高。
2、尽量创设“自理”的条件与环境,强调在做中培养,鼓励并指导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与家长合作,保持幼儿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延续性、一致性。
三、研究要点:
(一)研究时间:2006年元月-----2007年7月
(二)研究对象:小、中班幼儿300人
(三)研究方法:
(1)通过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分析我园目前幼儿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不足,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实验研究。把教师搜集、观察、调查到的信息,运用到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并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做出分析、评价。
(2)通过调查法、文献法,采用问卷和家访的方式,调查不同教养环境方式对幼儿不同个性的影响。收集国内外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借鉴其研究成果,针对我园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3)观察法:观察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加以分析、研究。
(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分阶段实施情况定期分析总结。
(四)研究重、难点:
(1)重点:本课题主要是结合幼儿园实际以及幼儿年龄特征,通过实践研究,探索符合现代要求的、积极的、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形成具有普遍性、具有推广价值的良好习惯培养对策。让更多的人明确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每个人终身追求的目标。
(2)难点:在幼儿园老师对幼儿的生活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要求,并经常督促指导。但回到家里,有的家长是娇宠惯纵,迁就忍让,或是过分溺爱,大包大揽;有的是父母工作忙,孩子由祖父母带,疏于教育;也有的不以为然,认为树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