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知识3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7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知识3篇.docx

上传人:BU-再相信 2020/12/16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知识3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知识3篇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知识1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一周后恢复。少数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或症状“不典型”,仅检测阳性。 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少数患者病情危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1)直接传播: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可以导致感染; (2)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3)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
  日常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1)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加强个人防护,外出时要佩戴口罩,人与人之间接触时,至少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2)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避免购买活禽,要从正规渠道购买生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处理生鲜制品时,器具要生熟分开并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3)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用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20秒,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衣服遮住口、鼻。 (4)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桶内。注意营养,适度运动,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主动做好个人的家庭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及时就医。家庭备置体温计、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资。
  口罩的选用原则有哪些?
  基本原则是科学合理佩戴,规范使用,有效防护。 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推荐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疑似病例建议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防护口罩;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可能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高危人群推荐佩戴KN95/N95防护口罩。 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取下口罩放入回收箱中;不推荐棉布口罩或者海绵口罩。
  如何正确洗手?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20秒,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传递物品后、饭前便后、接触他人或传递物品后、体育运动后、外出后、手脏时都应立即洗手。在不能使用肥皂、没有流水的情况下,可以用含酒精达到75%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如消毒纸巾、酒精棉球等消毒产品清洁双手。 七步洗手法口诀是:内—外—夹—弓—大—立—腕。
  如何科学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恐慌?
  (1)关注可靠信息,学习科学知识,不要盲目恐惧。 (2)维持规律作息,合理安排生活,追求内心充实。 (3)科学调适心理,摆脱负性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知识2
  一、关于新冠肺炎相关问答
  ?
  此次流行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因为人群缺少对新型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人群普遍易感。
  ?
  由SARS-Cov-2冠状病毒引起,WHO将SARS-Cov-2感染导致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其中多数感染可以导致肺炎,就称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
  ?
  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由于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
  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
  人群普遍易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