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苏教版五上语文知识点整理..docx

格式:docx   大小:576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教版五上语文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cjc201601 2020/12/19 文件大小:5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教版五上语文知识点整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最新 料推荐⋯⋯⋯⋯⋯⋯⋯⋯⋯⋯⋯⋯⋯⋯⋯⋯⋯⋯⋯
培养良好的学********惯
1、读书做笔记的方法有: 摘抄、编写提纲 、写读后感 。
2、读书名言: ①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 刘向②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③一本书像——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
3、工具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 等
4、本学期要养成的两个好****惯为:读 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
1、《师恩难忘》
1、词语解释:身(临)其境: 来到。 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好的境地 。
戛然而止: 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
2、八字成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有: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妙语连珠 、出口成章
4、“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使我想到了赞美老师 教学有方 的诗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赞美老师的 奉献精神 的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的意思是 种植,第二个“树”的意思是 培养 。这个词语意思是: 树木成材需要十年,而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不容忽视。 文中“教诲之恩”是指田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和道理。
2、陶校长的演讲
1、填字:
lian 锻(炼) 精(练) (连)接 简(练) (炼)钢
ji 立(即) (即)使 (既)然 (及)时 奋笔(疾)书
li (历)史 日(历) 鼓(励) (厉)害 激(励) 再接再(厉)
2、“陶校长”是 陶行知,他被称为“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
3、他要求学生每天从 身体健康 、学问进修 、工作效能 、道德品格 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 激励和鞭策自己 。①健康是生命之本;②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③工作能培养我们的责
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 ④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4、陶行知的名言。①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的奉献)
②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师的工作)
5、 “健康第一”意思是: 健康是最重要的,放在首位。
“科学的健康堡垒”指的是: 锻炼身体,增强了体质。
“公德”指 公共道德 。“私德”指 个人的品德修养。 “真人”指 真诚,不虚伪的人。
3、古诗两首
1、《寻隐者不遇》 这首诗的作者是 唐代诗人贾岛 。诗歌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 寻访隐者而没有遇
到这件事。通过 与童子的问答 ,体现了隐者 高洁性格以及 诗人对他的仰慕 之情。
2、《所见》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 牧童行歌捕蝉图 。古诗 动静
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 歌声振林樾 ,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 “意欲捕鸣蝉”。我们还从诗中 “捕鸣蝉” 一词中可见当时是 夏季。
1
⋯⋯⋯⋯⋯⋯⋯⋯⋯⋯⋯⋯⋯⋯⋯⋯⋯⋯⋯⋯⋯⋯⋯最新 料推荐⋯⋯⋯⋯⋯⋯⋯⋯⋯⋯⋯⋯⋯⋯⋯⋯⋯⋯⋯
3、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村居(高鼎)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草长莺飞二月天,
篱落疏疏一径深,
蓬头稚子学垂纶 ,
拂地杨柳醉春烟。
树头花落未成阴。
侧坐莓苔草映身 。
儿童散学归来早 ,
儿童急走追黄蝶 ,
路人借问遥招手,
忙趁东风放纸鸢 。
飞入菜花无处寻 。
怕得鱼惊不应人。
4、解释:
不知处: 不知道在何处 。
振:震荡。
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 。樾: 树阴。
意欲:心想。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着的蝉,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 。(这两句是 因果关系 ,因为意欲捕鸣蝉 ,所以忽然闭口立 。)
练****一
1、“诗中有画”的古诗:《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禛 )
2、《题秋江独钓图》 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 。全诗通过 九个“一” 写出了秋江边渔人
独钓的逍遥。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 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 的心情。
3、写孤独的钓翁 的诗句还有 柳宗元 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
寒江雪。
4、带有“风”字的古诗。
①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②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