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浅议女姻和女蝎崇拜.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议女姻和女蝎崇拜.doc

上传人:小雄 2020/12/19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议女姻和女蝎崇拜.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议女姻和女蝎崇拜
女姻是中华民族上古神话和古史传说中的一位伟大的女性,是传 说中的人类始祖和文化英雄,但在古史系统中,女娟事迹出现较晚, 汉以前既无定说,又不彰显,为经学家提供了任意发挥的余地,如在 汉代,将女蝎与伏羲、神农并称“三皇”,置于“五帝”之前。在这 样的叙述中,显然已将女姻“帝王”化了。汉以后典籍记载无不沿袭 这一模式。为了适应父权社会的政治需要,汉以后儒者甚至将女姻男 性化,如《世本》张渝粹集补注本说:女氏,天皇封弟埸于汝水之阳, 后为天子,因称女皇。这里明确指出,女娟是男性,姓女名堀,是天皇 弟,成了学术史上的笑柄。但民间需要女姓神,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民 间被女性化,泰山主神东岳大帝在民间被碧霞元君取代;东南沿海、 港台一带盛行妈祖崇拜;神在民间各地方大多为女性,如金花娘娘、 送子观音、玄女娘娘等。说明女神崇拜在民间的根深蒂固。而女娟 做为中国唯一有名姓的女性始祖,在民间具有深远的信仰基础,为此, 我们有必要对女姻传说和女娟崇拜进行较为严肃的探究论证,还女 娟形象的本原。在民间,女娟传说和女姻崇拜一直盛行不衰,丰富多 彩,这为我们今天探究女娟传说的本原和女姻原型,提供了可资借鉴 的材料。

常任侠先生认为“稽考中国历史,苗、瑶之民亦中夏原住诸民族 之一,故于伏羲、女姻二灵,称为人类之祖,崇敬既深,传说亦富,固不 仅为汉族之神话也”。据民俗学调查,有女娟传说或相同情节传说的, 有汉、藏、苗、瑶、彝、白、蒙古、满等十五个民族,分布于全国各 地,而以西北、西南较为集中。民间传说的地域分布与民族分布是基
本一致的,但其中又有原生地与传播地之不同。
近年,女娟的传说,又有了新的发现:传说女姻补天在王屋山之 巅;河南西华县有思都岗,传说是女娟遗民思念祖先,在此建都而得 名;这儿的龙泉寺,供养女姻;河南淮阳民间传说称女姻为“人祖奶 奶”,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为女姻庙会,期间有祭祖、祈福、求子活 动。
陕西省临潼骊山是女姻传说的富集地,在这里,女姻又称“骊山 老母”(演义小说中讹为梨山老母),民间称“仙婆”,1972年,骊山 发掘了仰韶文化早期原始部落姜寨遗址,在出土的彩陶盆上有蛙纹 写实图形,蛙与蝎同音,是为女姻氏族的图腾,结合姜寨蛙纹与骊山 女姻传说盛行,证明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期女姻氏时代存在 的事实。
临潼一带有关女蝎的民俗活动非常丰富,正月廿日,为“女姻生 日”,又称“女皇节”,届时人们摊煎饼、烙面饼,由家庭主妇抛于屋 顶,称为“补天”,抛入井、窖,谓之“补地”;端午节,在这一带又 称“女儿节”,从初一到初五,要给出嫁的女儿送“裹肚儿”,上绣“蛤 蟆蛙”。这里透露出一个很值得注意的信息:即端午节的起源,既非 “恶日说”,又非“祭屈原说”,它应当是远古女姻氏族祭祀本氏族 图腾的活动。
晋东南太行山、太岳山地区也是女姻文化较集中的区域。据民 俗调查,太行山、太岳山同一带女姻遗迹计有三十一处,如平定县浮 化山有“女姻支锅石”,左权县桐峪镇有“女姻兄妹滚磨婚配处”, 潞城市石门崖“女姻出生地”、“女姻新婚洞房”,长治县天台山“女 姻炼石处”等。
关于女娟的传说在这一带更是丰富而多彩,计有:
诞生说:
如潞城市天坛山石门崖传说为女姻诞生地。相传华胥氏生有三
女,女蝎为大女,生于三月初十子时,此地名多“洼”字,如鱼鳞洼、 香草洼、金牛洼、大洼、小洼等。
部落首领说:
民间传说:蛮荒时代,这里有龙、雷、苗三个部落,女姻是苗部落 首领,苗部落在女姻率领下南下湖北、湖南、云贵直至越南。这个传 说也印证了女姻传说盛行于西南地区苗、瑶族群的原因。
造人说:
有挎土造人、搓簸箕造人、杨柳泥点造人等。
女姻圣迹,这里节选二则
⑴1941年秋,日本侵略者要烧毁下合村圣母姻皇庙,女蝎显灵, 气温陡降,狂风大作,鬼子惊慌而逃,女娟庙得以保全;
⑵上郝村女姻庙有唐代皂角古树一株,文革时被造反派火烧,只 留枯干,文革后,枯树突发新枝,今又成参天大树。
5•求子****俗
求子者于女姻庙泥人堆中拣可意者,供于家中,来年得子后,将 泥人回供庙内,在庙内遍撒炒小米,以酬女姻待从。得子后来要举行 “寄锁”仪式:在红布上写母子生年八字,用红布包一把锁,表示新生 儿已得女姻护佑。待新生儿十五岁时,在女姻庙中把锁打开,称为“圆 锁”,表示进入成年,实为保存于民间的古代“成年”礼仪。
流传越南的女姻传说更具有生殖崇拜的意蕴。前苏联著名汉学 家李福清博士在越南考察发现,女姻崇拜在越南偏远山村广为流行。 阴历三月八日为越南女姻节,称为游规会。
二•女姻传说的久远性
女姻做为创世英雄和文化英雄,除了遍布各地各民族的民间传
说之外,见于史料记载的反倒数量少且年代较晚。最早的记载也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