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闻毕业论文: ww 会计毕业论文会计毕业论文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2010-7-19 15:23 史敏【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摘要摘要] 本文主要从新准则下利润表的理念变化、计量变化、列报变化以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摘要润内涵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在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要在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三个方面加以关注。[ 关键词关键词] 新准则;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关键词我国财政部 2006 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 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定义, 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计量原则,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凸显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 改变了收入费用观下利润表在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因此,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的利润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一) 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观?? 资产负债表观多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在收入费用观下, 收益是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即收益= 收入- 费用。 1993 年7月 1 日开始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第五十四条明确"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也就是说, 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据都是考虑到收入确认和费用配比之后的结果。在收入费用观下资产负债表是利润表的副产品。 2006 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即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新《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简单的说,利润表中利润的度量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利润表可以被看作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净资产的变动表。(二) 计量的变化: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1993 年《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的第十九条明确" 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也就是说历史成本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属性。 2006 年发布的新准则不再单纯强调历史成本为基本计量属性,而是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且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了损益, 进入利润表。按照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 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向投资者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符合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三) 报表列报的变化新旧准则下的利润表的列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不再区分主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