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施工测量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33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施工测量方案.doc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0/12/19 文件大小:3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施工测量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藏南路隧道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余永明
1 概述
上海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工程江中段圆隧道分东线和西线2条隧道,东线约为1151m,, m。是上海越江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计2007年4月30日开始西线隧道盾构掘进,至2007年10月30日结束。于2007年7月25日开始东线盾构推进,至2008年1月23日推进结束。
本工程隧道外径为F11316mm,内径为F10316mm,采取错缝拼装形式。采用两台直径为F12570mm的超大型泥水平衡式盾构机进行掘进施工。本工程采用的平面坐标系统是上海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是吴淞高程系统。由于隧道的直径大且穿越黄浦江,对于测量工作而言,如何做好地面控制测量、隧道内部控制测量、盾构姿态控制测量,确保隧道顺利贯通是工程的一大难点。在总结上海市其他特大越江隧道(上海市上中路隧道、翔殷路隧道、长江隧道),我们对该工程的测量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
2 测量控制技术
本工程的测量控制技术有平面控制测量、竖井联系测量、井下控制测量、盾构机姿态控制、管片姿态测量以及隧道贯通误差预计。
地面控制测量
地面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建立的测量控制系统,提供可靠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本工程的始法井和接收井之间虽然横陈着黄浦江江面,但可以布设可通视控制点。可以采用传统的控制测量手段,利用1″″的全站仪(如TCA1201、TCA2003)。必要时可采用GPS测量。GPS是新一代空间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与传统测量手段比,具有革命性的进展。其定位精度可达毫米级。
本工程建设单位应提供至少4~6个平面控制点控制点分布见图1。
图1 工程导线控制点示意图
平面控制测量成果必须采用拟稳平差形式进行统一平差,以建设方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引测的坐标均作为拟稳点。
同时,建设单位应提供了2~4个二等水准控制点(浦东与浦西各1~2个),建立1个横跨黄浦江的高程控制网。该高程控制网必须定期采用过江水准进行联测,最终通过平差确定。测量方法:采用短视距(视距≤30M)精密水准测量方式施测,仪器采用徕卡精密电子水准仪,搭配精密铟钢条码水准尺。往返观测,检核取中值,
竖井联系测量
竖井联系测量是隧道测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是通过竖井将地面和地下控制网联系到一个统一的坐标系中。就是将地面上的坐标、方位角、高程传递到地下隧道中去,并依此指导隧道内盾构掘进和同步施工,并确保顺利贯通。
平面联系测量
平面联系测量我们采用深化几何定向法,即应用经典的联系三角形定向,采用3根钢丝(),以两组方位传递至井下固定起始边,固定边长度≥500m,如图1所示。
东线、西线必须各进行至少3次定向测量。即盾构出洞前、越江过程中、隧道贯通前50m处。下面为定向成果示意图。
高程竖井传递
通过工作竖井传递高程测量,用经检验后的钢尺,挂重锤10 kg,用2台水准仪同步观测,用3至4个视线高,最大高差不大于1 mm,见图3。
图3 竖井传递高程测量示意图
井下控制测量
井下控制测量的基础是由联系测量所得到的地下导线起始点坐标、方位和高程。
井下平面测量
井下平面测量布设两级支导线:施工支导线和控制平行导线,由于盾构直径大,通视情况良好,所以控制平行导线可以设置到150~300m。以平面联系测量的起始边为地下导线的起始点,布设2条平行直伸导线,导线点均采用强制对中。因为点与点之间距离长,导线采用左右角12测回观测,圆周角闭合差不得大于2″~3″,重复测定测角总和不得大于2″×n1/2(n为测站数)。
施工支导线采用普通地铁支导线即可,主要用于控制日常盾构推进。导线测量要求如下:
1)施工导线点:以基本导线点为基准,一般的±2″级以内全站仪。
2)基本导线点:以复测传递导线点为基准,一般的±2″级以内全站仪。
3)复测传递导线点:双导线形式(吊篮点为主导线,路面点另为辅),确定一些必要的联测点(横向距离,或坐标),在施工好的连接通道处可进行两个隧道的联测。转点间的长度现场根据通视状况,尽量拉大。
井下高程测量
井下埋设的固定水准点间距为80 m,采用二等水准,用DNA电子水准仪观测,按高程测量规范Ⅱ等执行,并定期对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测,用最新的测量成果对数据进行更正。
水准测量要求如下:
1)施工测量:施工水准点及施工测量采用S3级水准仪,以基本水准点为已知点。精度: 中误差≤±5mm
2)基本水准点的测量:采用短视距(视距≤30M)精密水准测量方式施测,仪器采用徕卡精密电子水准仪,搭配精密铟钢条码水准尺。往返观测,检核取中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