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6
文档名称: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177KB   页数:9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

上传人:AIOPIO 2020/12/19 文件大小:1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青岛版三年级科学教案
(2010-03-26 15:07:36)
转载
标签:
教育
第一单元
1、小车的运动
教科书说明:
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等却是学生所陌生的。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本课以学生们喜爱的玩小车游戏为载体,按照“问题——假设——验证——发现——交流”的科学认识程序,谈就“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本课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理由大小和方向”这一目标而编写的。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平面上的因素作出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4、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
1、知道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于什么有关;
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反复试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准备:
小车、用来大斜坡的硬纸板、软尺、木块。(每组一套)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片断,谈话导入
1、欣赏一段运动中的汽车片断
2、谈话导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汽车行驶在马路上,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时而快,时而慢,在他们身上好象蕴藏着许许多多的秘密,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些它们的小秘密?
3、揭示课题:小车的运动
(二)引出问题,提出假设
1、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2、过渡:怎样是一辆小车跑得快些?
3、引出问题: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会与什么有关呢?
4、猜测与坡度会有怎样的关系?
5、提出假设:与坡度有关。坡度越大,冲出去的距离越远。
(三)设计计划,实验验证
1、我们的假设究竟成立不成立?需要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小组讨论:
(1)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2)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3)你们小组准备怎样进行实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的计划?
2、小组汇报,教师综合意见,分配实验任务
3、开始实验、汇报结果、及时点评
4、小结结论:通过同学们的实验验证,我们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说明我们刚才提出的假设是成立的。我觉得同学们在实验中都非常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钻研精神。
(四)运用方法,自主实验
1、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的距离我们已经知道与坡度有关以外,还可以研究与什么有关,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条件讨论你们小组的实验计划。
2、汇报计划、领取材料进行实验
(五)总结方法,提出希望
同学们,科学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研究小车运动过程中,我们是怎样来进行整个实验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研究科学要有一丝不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创造能力,让我们学会科学地想事情,科学地去做事情。同学们祖国的明天将属于你们!
反思:
 
 
 
 
做科学
名称:小车的运动与推力和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我的方案:                                                                         
                                                                                
 
我的实验记录
 
拉力
(用垫圈的个数表示大小)
小车运动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
平均时间
 
 
 
 
 
 
 
 
 
 
 
 
 
 
 
 
 
 
 
 
 
 
 
 
结论(我的发现)
 
 
 
 
 
2、玩滑梯的启示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青岛出版社的《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课。本课通过玩滑梯的启示,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1)能够根据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2)能用感官直接感知自然界的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有关现象或结论。
(3)能够正确使用物品进行实验,会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
(2)愿意与人合作,喜欢与人交流;
(3)乐于用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