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小学教学反思制度.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教学反思制度.doc

上传人:ttddou01 2016/4/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教学反思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教学反思制度工农中心学校 2013 —— 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 1、教师要加强对平时工作的反思, 采取“回忆式反思”和“撰写式反思”相结合的办法, 对每一节课进行反思。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必须从课堂教学、育人、管理等教育教学实践中找出 2---3 个案例进行详实反思,并认真及时做好反思记录。 2 、学校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反思进行展示、交流。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在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三下班前, 由教务处检查后返至教师个人手中,自己保存。 3 、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反思集”,每学年学校将对优秀的教学反思分类装订成册,实现资源共享。 4 、教师要运用新课程理念,开动脑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反思, 及时提炼经验,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努力提高自身的反思水平。 5、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 灵活选择教学反思的类型,如: “课后思”、“周后思”、或“单元思”、“期中思”、“期末思”等。 6、坚持教学前、中、后反思, 教学前反思重在教学预测, 教学中反思重在随机应变,教学后反思重在教学评判。 7、教师要用审视的和客观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从而实现自己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巩固、完善和提高。 8 、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教师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 在教学活动中, 把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第十三章:干燥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熟练掌握表示湿空气性质的参数,正确应用空气的 H–I 图确定空气的状态点及其性质参数;熟练应用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解决干燥过程中的计算问题;了解干燥过程的平衡关系和速率特征及干燥时间的计算;了解干燥器的类型及强化干燥操作的基本方法。二、本章思考题 1、工业上常用的去湿方法有哪几种? 态参数? 11、当湿空气的总压变化时,湿空气 H–I 图上的各线将如何变化?在 t、 H 相同的条件下,提高压力对干燥操作是否有利?为什么? 12、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为什么要先经预热后再送入干燥器? 13、采用一定湿度的热空气干燥湿物料,被除去的水分是结合水还是非结合水?为什么? 14、干燥过程分哪几种阶段?它们有什么特征? 15、什么叫临界含水量和平衡含水量? 16、干燥时间包括几个部分?怎样计算? 17、干燥哪一类物料用部分废气循环?废气的作用是什么? 18、影响干燥操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调节、控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例题例题 13-1 :已知湿空气的总压为 2,相对湿度为50% ,干球温度为20 oC。试用 I-H 图求解: (a) 水蒸汽分压 p; (b) 湿度H; (c) 热焓I; (d) 露点 t d; (e) 湿球温度 tw; (f)如将含 500kg/h 干空气的湿空气预热至 117 oC,求所需热量Q。解: 由已知条件:P= 2,Ψ 0=50% ,t 0 =20 oC在 I-H 图上定出湿空气的状态点A点。(a) 水蒸汽分压 p过预热器气所获得的热量为每小时含 500kg 干空气的湿空气通过预热所获得的热量为例题 13-2 : 在一连续干燥器中干燥盐类结晶,每小时处理湿物料为 1000kg ,经干燥后物料的含水量由 40% 减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