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doc

格式:doc   大小:8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doc

上传人:小雄 2020/12/20 文件大小: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精 练、传神的语言,丰富的想象,传唱千年而不衰。古诗词教学是初中教学 的关键,同时也是初屮牛学习的难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牛去学 习呢?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 注重反复诵读
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耍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 就要从读诗开始。”在反复诵读的过程屮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并 受到情感的熏陶,揣摩出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常 常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在反复诵读 中,温故知新,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诗词作甜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如:赏析刘禹锡的《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 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表现出诗 人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怀旧”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 友王叔文等的悼念。所以赏析古诗词课前,指导学生预习课下注释。如果 没有诗下的注释,让学生课下收集作者的人牛经历及其作詁的创作背景, 从而更好的把握作品。
三、注重品字
鉴赏字是理解句子的关键,也是理解整首诗的关键。如:杜甫《春望》 这首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中的“泪”与“惊”两字, 就把诗人看到长安城破败不堪,感时伤世的感慨写了出来。在H常的教学 中,我们也可以采用换字法,就是把句子中的某一个字换成另外一个字, 比较用字的表达效果。如: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 “绿”字改动的故事,先后用过“到”、“入”、“过”、“满”等字,最后选 定了 “绿”字。诗人将形容词作动词用以表现江南春天的景象。“绿”不 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 美。因此,赏析字不仅能够强化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增强审美力、 想象力。
四、 品析名句
品析名句重在理解语句深刻的内涵以及呈现给我们的景色美、人情 美、哲理美。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力•木春.”不仅给我们描绘 出一幅沉舟旁边千船万帆驶过,病树前头万木争春的画面,而且表达出一 种哲理,即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新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的。类似的句子还有“海口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景色美的有王维 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貝10个字就生动而形象 地写出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
五、 分析写作手法
(-)运用修辞。“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过零丁洋》)诗句说大宋江山已经破碎,好像狂风中飘零的柳絮,身
世浮沉,有如被疾雨扑击的无根浮萍。诗人用凄凉的自然景象比喻国事 的衰微和个人的厄运,深切地表现出他内心的悲愤。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