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综合素质》-重要知识点整理.doc

格式:doc   大小:7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综合素质》-重要知识点整理.doc

上传人:xiang1982071 2020/12/20 文件大小: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综合素质》-重要知识点整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知识点
高频考点
考查频次
要求掌握程度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独立意义的人
6
掌握
发展的人
7
掌握
独特的人
6
掌握
具体要求
因材施教
2
理解
公平公正
4
理解
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发展性和差异性,依据中学阶段的发展特点,恰当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
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延展
“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因为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个人。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学生观,也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就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出于主体地位
教师需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过程中。
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要客观地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和责权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①顺序性
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应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②阶段性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③不平衡性(又称不均衡性)
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因此,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
④互补性
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⑤个体差异性
根据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教育必须因材施教。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承认人的各方面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异性,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各个方面的发展指标。
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原则,因时制宜,因人而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成才条件。
备考锦囊:考试大纲中要求,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我们在识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时,可以从“两独一发”三个角度着重去记忆。“两独”即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一发”即“发展的观点”。
中学生的发展特点
中学生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主体性发展和具体教育内容发展三个方面。
首先,中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