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建筑塔吊附墙、顶升加节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30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塔吊附墙、顶升加节方案.docx

上传人:琥珀 2020/12/21 文件大小:2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塔吊附墙、顶升加节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塔吊安装附墙(顶升)施工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畔山怡园商品房三期工程总建筑面积 ㎡(其中 S4
#楼,一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 ; 5 #楼 18 层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 ;6#楼 18 层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 ;8#、 9#楼均为 30 层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均为 ;10#楼 18 层剪力墙结构, 建筑面积 ; 21#楼两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 ;地下室框架结构, 建筑面积 )。
因各楼负责垂直运输的塔吊的使用高度超过了自由高度,必
须进行附墙顶升。 为了顺利顶升附着塔吊, 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 特制定本附着顶升方案。
二:编制依据:
—— QTZ80塔吊使用说明书
—— 塔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 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位置及平面布置三:塔吊附着位置确定
)附着组成:
8、9#楼建筑最大高度为 米, 5、6、10#楼建筑最大高度为
根据使用说明书,设四道附墙,附墙的连接基座预埋在楼层底板梁上。附着装置由四套框粱、四套内支撑和三根拉杆组成,四套
框梁由 24 套 M20高强度( 级)螺栓、螺母、垫圈紧固成附着框架(预紧力距为 )。附着框架上的两个顶点处有三根附着撑杆与之交接,三根撑杆的端部有连接座与建筑物附着处的连接基座铰 接。三根拉杆应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通过调节螺栓可以推动内撑杆顶
紧塔身的四根主弦。 附墙预埋件采用 30mm×300mm的高强度螺栓穿孔预埋, 。(见图一)
图一:附着框示意图
) 布置位置及载荷情况 :
图表 1 及 2 给出了塔机的所示的附着撑杆布置形式和位置条件下建筑物附着点(即连接基座固定处) 的载荷值。根据此载荷值的大小、参照图 2 附着点在建筑物结构上的具体位置 , 结合附着装置的附着点处与建筑物局部的承载能力等因素, 确定连接基座与建筑物的连接固
定方式和局部混泥土钢筋结构处理方式。
F1(KN)
工作工况 +
非工作工况 +
F2(KN)
+
+
F3(KN)
+
+
F2
F1
F3
图二:附着的工况、力矩
( 3)附着位置确定:
第一道附着在标高为 米的第 7 层梁上; 第二道附着在标高为 米的 14 层梁上; 第三道附着在标高为 米的 23 层梁上; 第四道附着在标高为 米的 28 层梁上。四、安装拉杆及技术要求:
)先将附着框架套在塔身上,并通过四根内撑杆将塔身的四根
主弦杆顶紧; 通过销轴将附着撑杆的一端与附着框架连接, 另一端与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连接基座连接。
)每道附着架的三根附着撑杆应尽量处于同一水平上。但在安 装附着框架和内撑杆时, 如若与标准节的某些部位干涉, 可适当升高或降低内撑杆的安装高度;
)安装时应当用经纬仪检查塔身轴线的垂直度, 悬出段以上其
偏差不得大于塔身全高的 3/1000 ,悬出段以下其偏差不得大于塔身全高的 1/1000 ,允许用调节附着撑杆的长度来达到;
)附着撑杆与附着框架,连接基座,以及附墙框架与塔身、内 撑杆的连接必须可靠。 内撑杆应可靠的将塔身主弦杆顶紧, 各连接螺栓应紧固调整好后, 开口销必须按规定充分张开, 运行后应经常检查有否松动并及时进行调整。
五、顶升加节步骤
顶升前的准备:
按液压泵站要求给其油箱加油;
清理各个标准节, 在塔身节连接套内涂上黄油, 将待顶升加高用的标准节在顶升位置时的起重臂下排成一排, 这样能使塔机在整个顶升加节过程中不用回转机构, 能使在整个顶升过程中所用的时间最短;
放松电缆线的长度略大于总的顶升高度,并紧固好电缆;
将起重臂旋转至爬升架前方,平衡臂处于爬升架的后方(顶升油缸正好位于平衡臂下) ;
在引进平台上准备好引进轮及标准节。
、顶升前塔机配平:
a. 塔机配平前,必须先将载重小车运行到图 3 所示的配平参考位置,并吊起标准节或其他重物(表中载重小车的位置是个近似值, 顶升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调整) 。然后拆除下支座四个支腿与标准节的连接螺栓;
b. 将液压顶升系统操作杆推向顶升方向, 使爬升架顶升至下支座
支腿刚刚脱离塔身的主弦杆的位置;
普通标准节 940kg/ 节
加强标准节 1185kg/ 节
Q(m)
起重臂
940 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