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第一章地震遇险紧急救援精要.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一章地震遇险紧急救援精要.doc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6/4/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一章地震遇险紧急救援精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第一章地震遇险紧急救援地震, 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壳震动。按原因可分为陷落地震、火山地震和构造地震。其中以构造地震最为常见, 震动也是最为强烈,对人类文明造成的危害也最为严重。自然灾害中, 没有什么比地震更让人感到恐惧和永生难忘的了。一、我国地震活动的分布我国地处世界上最强大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 构造复杂, 地震活动频繁, 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 5 个地区和 23 条地震带上(图 1-1-1) 。这5 个地区是:①台 2 湾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 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 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 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 地中海地震带上, 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23 条地震带分别是:①郯城枣庐江带, 即从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至东北一带;②燕山带; ③山西带;④渭河平原带;⑤银川带;⑥六盘山带;⑨西藏中部带;⑩东南沿海带;( 11) 河北平原带;( 12 )河北走廊带;( 13 )天水枣兰州带;( 14 )武都枣马边带;( 15 )康定枣甘孜;( 16) 安宁和古代;( 17) 腾冲早澜沧带;( 18) 台湾西部带;( 19) 台湾东部带;( 20) 滇西带;( 21) 塔里木南缘带;( 22 )南天山带;( 23 )北天山带。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二、紧急避震的四个原则这是我国都呆地震中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经验。一般情况下, 破坏性地震的发生过程要持续几十秒,而从感受到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大约 12 秒钟,而建筑物的牵动性破损和倒塌一般还会有数秒至一二十秒的时间。因此, 在地震刚刚发生的 12 秒时间内, 干万不要惊慌, 最好先不要动, 而是努力保持站立姿势, 保持视野和机动性, 以便相机行事, 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能够保障安全的决定。 2. 因地制宜 3 地震时, 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 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 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大多为平房,房间内大部分有土炕和条柜,院落比较开阔, 周围也没有高大建筑物。地震发生时,应当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在土炕边、条柜旁, 或紧急逃离。决不能瞻前顾后, 犹豫不决。如果是住在楼房, 在地震发生时, 则最好不要呢离开房间。应就近迅速寻找相对安全的地方避震,在震后再迅速撤离。 3. 寻找三角空间避险地震自救的防范目标十分明确。必须正对落顶和呛闷来采取自救措施, 切勿因躲避一般落物而干扰自己的动作。一句话,宁可受伤不能丧命。不要在意室内电灯、重物和设备的掉落, 城市房间的高度一般仅比人高出 1 米多, 及时被砸伤也不会致命。针对天花板的塌落, 我们应该在看准位置后迅速躲靠, 即靠在支撑力大而自身稳固性好的物件旁边,如铁皮柜、立柜、暖气、大器械旁边,最好靠近狭小的地方, 如浴室、储物室。因为这些地方都建有承重墙,能抵抗一般的坠落性重物。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利用房顶塌落时坠落的水泥板与支撑物之间所形成一个“三角形自然空间”(图 1-1-3 ) ,在这个空间,既容易呼吸,又便于他人救助。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