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2021年信用卡如何营销.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信用卡如何营销.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0/12/21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信用卡如何营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信用卡怎样营销?
各银行意识到银行也要进行市场化运做同时,几乎全部选择了先对其部分金融产品进行市场化运做。包含外资银行,在进入中国早期,在网络、用户资源没有优势情况下,也是不约而同选择了以经典金融产品作为获取用户关键切入手段。但在另一面,是消费者被种类繁多金融产品弄眼花缭乱,不知所措。面对众多“看起来差不多”产品,消费者变无所适从。
  以上现象表明:金融产品是目前各银行很重视关键竞争手段;但从消费者反应来看,各银行金融产品营销及推广效果却不是太好。
  有一银行部门老总和笔者讲:我们不管从科技开发还是推广宣传上全部投入了很大人力、物力、财力,消费者们却总不买帐?其实,不止是这一位老总关心这类问题。现在有很多银行老总越来越迷惑:现在金融产品全部差不多,我们凭什么吸引和争取用户?
  这就包含到了一个问题:各银行怎样进行金融产品营销?怎样进行有效金融产品营销?这是一个各银行很头痛也很关心问题。
  而信用卡作为银行零售业务关键,受到中国各家银行高度关注。同时,小小塑料卡片也是银行服务和品牌代言人,因为它是给予银行无形服务有形化最好形式,也是树立鲜明个性、区分于其它品牌标识关键载体。所以,今天仅以信用卡为代表谈一下金融产品营销。
信用卡营销如同在迷雾中前行
  营销就如一场长跑,必需正确辩明方向才能成功抵达终点,没有方向努力将付诸东流,信用卡营销亦然。综观目前信用卡营销,感觉其正是如同在迷雾中前行,很努力但没有方向,正在陷入迷途中。
  迷途一:不计效果攀比推广费用
  广发卡在8~9月份,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全部地铁、公交车、灯箱等30天就投放了近千万广告费用。广告创意依据国外一则广告进行“改编”而成,用了一系列幽默画面以期引发消费者注意。
  而紧随其后深圳发展银行发展卡也于此时正式发行,并展开系列而迅猛攻势,据中央电视台研究中心提供给我们检测数据表明,其12月份软文及平面广告费用就超出万,初则更是花了200多万元拍摄了大手笔广告片在电视媒体上投放,8月份,其在深圳举行了“深发展信用卡之夜”商业演唱会,听说深圳发展银行赞助这场演唱会目标是为了拉拢时尚一族,持有门票人在申请信用卡时能够免去首年年费。和之形成鲜明对比是,工商银行牡丹信用卡不仅不收年费,而且还赠予一份保险,申领时还能够无偿获赠一部市价5000元高级手机;建设银行龙卡信用卡刚刚发行就免收第十二个月年费。
  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招商银行信用卡广告从初就一直轰炸到现在……
  大家全部在争向增加投入,仿佛谁投入越大,谁就是最大赢家。
  可真实情况好象并不那么妙,或许,我们走访了上海、北京、广州、郑州、重庆后得到消费者对于各银行信用卡认知情况能说明问题:
  “我认为每个银行信用卡全部差不多,极难去选择,办谁全部一样。”
  天啊,投放了自认为巨大广告费用,得到结论竟然是这么!我们所服务银行主管认为不可思议:莫非一点品牌拉力全部没有?那不等于瞎猫逮耗子,找到用户也只是凭运气?
  迷途二:过分促销
  细心用户只要稍微一留心,就会发觉,信用卡营销推广已经无处不在。走在大街上你是不是常常看到一张桌子,两个人,一个太阳伞,还有一大批申请表?没错,这就是部分信用卡最基础当街拦截推广;假如你住在部分高级小区,放心吧,你信箱里总是有部分信用卡介绍和申请表会塞进来,还能够无偿上门服务呢?假如你是外企职员那就更惨了,你还会常常受到上门热情服务“骚扰”,再假如你现在已经是企业主管等级或以上了,那放心吧,你肯定常常接到部分“甜美电话”,问你是否需要她们信用卡;或你更幸运,你已经有车,并常常打高尔夫,那你就尽情享受“最优惠待遇”吧,信用卡促销人员能够说见缝插针,寻求任何机会“诱惑”你(招商银行马蔚华就曾经告诉其部下,你们只要天天守在高尔夫球场或门口,把打高尔夫这一批人
“说服”用我们招行信用卡,那就是一个很大市场)。又或你去银行办理业务,柜台小姐总是不忘给你一个信用卡申请表让你参考一下……
  有些人说,现在卖信用卡比推销保险全部厉害,简直是无孔不入。现在我们企业门上除了注明“拒绝推销”之外,还应该再加一句“银行也不例外”,因为太多前台被对方一句“我们是银行,找你们主管有事”而蒙骗。
  为了推销而推销,死缠烂打,已使得很多目标用户厌烦,这么手段多样化和“立体攻势”是否有效果,各银行信用卡责任人应该反省一下。
  迷途三:只计数量不顾质量
  有数据表明,中国消费者持卡数量即使超出5亿6000万张,但其中借记卡5亿4000万张,准贷记卡万张,真正含有“先消费后还款”功效信用卡却只有800万张,而且真正存活信用卡,并常常使用更是只有200多万张。也就是说,即使很多银行发卡量已经完成了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