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无机与分析化学第五章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342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无机与分析化学第五章课件.ppt

上传人:977562398 2020/12/21 文件大小:2.2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机与分析化学第五章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氢原子光谱与Bohr理论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不连续光谱,即线状光谱
其频率具有一定的规律
n= 3,4,5,6
式中 2,n,×1015各代表什么意义?
经验公式:
氢原子光谱特征:

三点假设:
①核外电子只能在有确定半径和能量的轨道上运动,且不辐射能量;
②通常,电子处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能量最低——基态;原子获得能量后,电子被激发到高能量轨道上,原子处于激发态;
③从激发态回到基态释放光能,光的频率取决于轨道间的能量差。
E:轨道能量
h:Planck常数
n = 3 红(Hα)
n = 4 青(Hβ )
n = 5 蓝紫 ( Hγ )
n = 6 紫(Hδ )
Balmer线系
原子能级
Balmer线系
RH:Rydberg常数,其值
×10-18J。
借助于氢原子光谱的能量关系式可定出氢原子各能级的能量:
1924年,Louis de Broglie认为:质量为 m ,运动速度为υ的粒子,相应的波长为:
5 .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927年,Davissson和Germer应用Ni晶体进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电子具有波动性。
λ=h/mυ=h/p,
h=×10-34J·s,Plank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