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职业心态
职业心态
●企图心●学习
●决心●自信
●主动●自律
●热情●顽强
●爱心●坚持
1、企图心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企图心,即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有自己的追求。
每个企业都希望他们的员工在脚踏实地工作的同时,能够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一个有企图心的员工和一个企图心的员工之间的差别。
案例:从小职员到总经理
1926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律系的大村文年进入“三菱矿业”成为职员。当公司为新人举行欢迎会时,他对那些与他同时进入公司的同事说:“我将来一定要成为这家公司的总经理。"
他发出豪言壮语之后,开始了他的长远计划。凭着旺盛的斗志与惊人的体力,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工作,业绩远远超过众多资深的干部与同事。在毫无背景之下,完全凭借本人实力,冲破险境,终于在35年之后当上“三菱矿业”的总经理。未到60岁就成为直系公司的总经理在三菱可说是史无前例。
在1949年,一位24岁的年轻人,充满自信地走进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应聘做会计工作,他只是为了父亲曾说过的“通用汽车公司是一家经营良好的公司”。在应试时,他的自信使助理会计检察官印象十分深刻。当时只有一个空缺,而应试员告诉他,那个职位十分艰苦,一个新手可能很难应付得来。但他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即进入通用汽车公司,展一现他足以胜任的能力与超人的规划能力。
应试员在雇用这位年轻人之后,曾对他的秘书说过,“我刚雇佣一个想成为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的人!”这位年轻人就是1981年到现在一直出任通用汽车董事长的罗杰·史密斯。
在一个企业将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相连,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统一起来的那些员工,比之那些将企业当踏板,将工作视为权宜之计的人,更容易成为企业的瑰宝。
2、决心
决心即对达成自己预期目标的必胜信念。要想成功,仅仅有企图心和成功的意愿是不够的。
在每一个“企图”形成的时候,多问自己几遍,是“我想”,还是“我一定要”。
案例1:绝食挑战法
一位经理从基层业务员干起,经过数年努力,才升到现在职位,其中经历了无数辛酸与挫折。他能有今日的成就,即是秉持死守两个目标的绝食挑战法。
第一个目标是:设定每周的访问件数,每天抱着“不完成这个件数,当天就不吃晚饭”的决心,以这种坚毅的从业精神,激励自己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第二个目标是:设定每周的业绩数字,每天抱着“今天一定做到这个业绩”的决心,给自己施加压力,刻意完成自己的目标。做到这个地步才叫做“我尽了力"。
案例2
百丈怀海禅师六十岁,仍每天坚持工作。在严寒酷暑中,年轻的众僧尚且吃不消,而百丈禅师还是照常下田干活。大家担心他体力不支,便决定把他平日用的镰刀和锄具藏起来,好让他找不着农具,就在家休息调养。
不料,隔日,百丈禅师要出去劳作,遍寻工具不着,只好歇息。但他什么都不吃,而独自进入坐禅三昧。众僧看他一连多日都不思饮食,便问他原因,他菩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启示:
有强烈的决心,不气馁地向唯一目标迈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3、主动
员工应自己找工作做,不需要过多督促与提醒。而被动的员需要别人安排工作,总是埋怨不给他机会。
案例:
张伟和王刚是同班同学,他们又同时应聘进了同一家公司做同样的工作。张伟很努力,王刚也很勤奋,公司的同事也都很喜欢他们。可是半年之后,张伟被提升为总经理助理。这个事情让王刚心里很不舒服,自己并不比张伟干的差,为什么张伟得到了提升,而自己却没有呢?
王刚推开了总经理办公室的大门。
总经理说:“在我告诉你答案之前,你先帮我做一件事情。你去市场上转一转,看看有什么东西,”于是,王刚出去了。
15分钟之后,王刚气喘吁吁地回来,告诉总经理:‘’市场上有一个农村老头在卖西红柿。“总经理听了,吩咐他说:”你再去问问他价钱如何?"
又过了15分钟,王刚上气不接下气地回来报告:“老头说他的西红柿卖1块钱一斤。”总经理笑着对他说:"好吧。我想让你看看张伟的表现。"他把张伟叫进来,交代给他同样的任务。
过了半小时,张伟回来了,报告说:“已近中午,市场上人很少,只有一个老头还在卖西红柿。我看了他的西红柿的质量,是自然种植出来的,属于绿色食品,卖相也很不错,于是向他打听了价钱。现在他要价是1钱一斤,比一般市价低了15%。从老头嘴里还探听到,他种了很多西红柿,短时间内卖不掉就会坏在地里。同时,他还告诉我,他家里还种了不少土豆,临冬的时候收起来估计会有1000多斤。我想,总经理应该对他有兴趣。所以就把他带回来了。现在他就在外面候着。"
总经理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王刚,对张伟说:"请他进来吧。"
此时的王刚,却早已是面红耳赤。他终于明白,自己跟张伟的差距在哪里。
如果一个人对企业经营状况、对工作、对业务、对团队伙伴采取一种不闻不问的态度,最终难以获得企业、上司以及同事的认同。
4、热情
热情,不仅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