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浅谈预防小儿输液发热反应的护理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8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预防小儿输液发热反应的护理措施.doc

上传人:小雄 2020/12/22 文件大小: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预防小儿输液发热反应的护理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预防小儿输液发热反应的护理措施
吴玉琴
湖北省咸安区妇幼保健院湖北咸宁437000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小儿输液发热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年 3月-2012年4月我院48例因输液出现发热反应的小儿患者住院资料进行综合性 分析,提出预防小儿输液发热反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由于我院采取了有效的预 防措施,近年来的小儿输液发热反应发牛率明显下降,家长对门诊注射室的服务 满意率大幅度提升。结论:小儿输液发热反应的预防工作重在优质服务,贵在合 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好在及时的护患沟通。
【关键词】小儿静脉输液;发热;优质服务
【中图分类号】R246 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674-8999(2013)08-0354-02
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牛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 评估并采取正确的行动的过程[门。笔者从事妇幼医院门诊输液室工作,每天接 触的患儿病因不同,病情不同,用药品种不同,儿童对药物的反应表现不同,潜 在的风险因素居多。本文就我院2011年3月~2012年4月在门诊出现的48例因 输液出现的发热反应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预防小儿输液反应的护理措施。现将 结果及护理措施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年3月~2012年4月,医院门诊出现输液发热患儿48例,年龄在3个 月至6岁,平均年龄4 2±l 8岁,48例患儿中,26例为消化道相关 疾病,6例为以畸病例,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主儿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新主 儿出血症2例,肾病综合症4例。40例经口服地塞米松及非那根或采用物理降 血的方法,均门诊观察2d后好转出院。8例因持续发展不退转住院治疗。
2导致小儿输液发热反应的安全隐患
2 1加药前或输液前,未认真检查液体质量,未及时发现微粒,如安剖的 胶塞,药物未溶颗粒或其他杂质。
2 2对药物木身的热原反应不了解,导致患儿出现发热。
2 3病儿本身的机体应激反应的临床表现未及时发现。
2 4需做过敏试验药物多,护士重视不够。
2 5护士对新药知识信息了解不够。
6病儿流动量大,发热初期未予以重视。
3护理措施
1严格执行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使用制度,把好一次性物品质量关, 使用一次性物品时必须检查是否密封和有效期,消除由此导致的安全风险。
3 2严把药品质量关,作为妇幼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应严把药品质量关。
①采用统一的药物进货渠道。②合理用药。在进行药物配伍时,应按要求进行现 配现用,以免药物析出或长时间放置失效。③对容易沉淀或者不溶性的物质析出, 输液时容易出现患儿出现发热不良反应,应引起高度重视。
3 3严格落实查对制度,明确各班职责。接药班负责接病人的注射单和药
物,查对两者是否相符,是否做过敏试验,是否有配伍禁忌。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操作规程,药物现配现用,执行一人一药一管。治疗班护士 接配好的药物时,必须挂注射卡,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工作。同时,一律不使 用在院外自购的药品,从药源方面确保安全。
3 4控制过度输液: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念已
被人们广泛接受[2]。为了维护患者安全,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宣讲过度输液的 危害。宣讲“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医学知识,告诉患者,通过口服 药物,皮下或肌肉注射能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