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1
文档名称:

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研究——客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pdf

格式:pdf   页数:2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研究——客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pdf

上传人:gd433 2016/4/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研究——客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摘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们追求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在“以人为本”的新时代,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己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视为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原则,中国也不例外。但是,如何从理论上合理界定生活质量、如何在实践中科学地测度居民生活质量是我们能否正确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提高中国居民生活质量必须予以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本文从生活质量研究综述入手,在对生活质量内涵和外延、构成因素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对国内外关于生活质量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确定评价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基本方法——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法。在对现行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以居民生活过程为主线构建了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依据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截面数据分析,计算各省(市、区)生活质量总指数并对比分析。针对实证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全面提高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基本方略。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包括导言和第一章,第二部分为理论部分,包括第二、第三、第四章,第三部分为实证部分,包括第五、第六、第七章。各章的具体内容和主要贡献如下; 第一章,生活质量研究综述。早在1920---1930年代居民生活质量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其著作《富裕社会》中首次提出“生活质量”这一概念,此后经历了生活质量的初步研究阶段、理论化阶段、定量研究阶段。中国生活质量研究始于1980年代中期,社会学、人口学领域的研究成为主体。第二章,生活质量理论研究。借鉴国内外生活质量概念的界定,提出本文界定的生活质量定义。从定义出发,对生活质量进行深层次剖析,对人们理解不够准确的两个问题予以澄清,认为生活水平不等于生活质量,贫困、温饱、小康、富裕是生活不同发展阶段的概括。首次提出“居民生活过程”这一范畴, 将居民生活过程看作是投入产出过程,从而认为居民就业、居民收入、居民消费、居民储蓄、居民生活环境、居民生活效果是居民生活质量的构成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国家政策、人口数量、教育、价格水平是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第三章,生活质量评价方法研究。将生活质量的评价方法归纳为单指标法、生活质量指数法和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法,依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本文选择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法测度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系统地介绍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生活质量总指数、国内生活质量评价方法,并对其目前的适用性进行探讨。第四章,中国居民客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以居民生活质量构成因素为主体,构建了中国居民客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将居民就业列入指标体系并列为子体系之首,将居民环境列入指标体系并选用多个指标,增加了居民生活效果子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居民就业、居民收入、居民消费、居民储蓄、居民生活环境、居民生活效果等6个子体系、35个指标。以此指标体系为基础计算生活质量总指数。第五章,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时间序列分析。依据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中国居民1978--2003年生活质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居民生活质量全面、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居民消费水平大大提高,消费结构只趋合理,居民储蓄迅速增加,生活环境同益改善,生活效果趋佳。但通过实证分析也发现,中国的居民生活过程中也还存在许多突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国际比较,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某些方面还存在着差距。第六章,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截面数据分析。计算2003年中国各省(市、区) 居民生活质量总指数,排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活质量总指数最高的是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依次排在第二、第三、第四位,生活质量总指数最低的是贵州省。总体而言,中国东部沿海省份居民生活质量总指数高,中西部各省份居民生活质量总指数低。第七章,提高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方略。针对实证分析提出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基本方略,扩大居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抑制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过快增长;保护居民生活的自然环境;继续提高居民素质,增加闲暇时间。本文将生活效果加入生活质量的定义,首次引入生活过程这一范畴,并以生活过程为主线、依据居民生活质量的构成因素重新构建了中国居民客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具体构建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增设居民就业、居民生活效果两个子体系,调整并增加了环境子体系的指标数量。本文独立地完成了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时间序列分析和截面数据分析,计算了2003年中国各省(市、区)居民生活质量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