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罗非鱼品种与育种.ppt

格式:ppt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罗非鱼品种与育种.ppt

上传人:ranfand 2016/4/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罗非鱼品种与育种.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罗非鱼的品种及育种现状一、我国罗非鱼的引种溯源二、养殖品种三、育种现状 11我国罗非鱼 Tilapias 的引种溯源?罗非鱼(Tilapias) 隶属于鲈形( Perciformes )、丽鱼科( Cichlidae ),罗非鱼系热带鱼类,原产于非洲,有 600 多种,目前被养殖的有 15 种。根据 FAO 统计,目前世界上有 85 个国家和地区养殖罗非鱼,成为世界性养殖鱼类。 2 ?常见的有尼罗罗非鱼( Oreochromis niloticus )、奥利亚罗非鱼( )、莫桑比克罗非鱼( )等。其中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性别决定染色体为 XY 型,奥利亚罗非鱼性别决定染色体为 ZW 型。 3品种( breed 或 variety )的概念?品种是人们创造出的一种生产资料。品种是由同一祖先通过人工选育而来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产性状的群体。 4我国引进的罗非鱼品种品种原产地引种时间引种单位莫桑比克罗非鱼非洲莫桑比克 1956 、 1957 年红罗非鱼(彩虹鲷) 尼罗罗非鱼非洲约旦的坦噶尼 1978 年长江水产研究所福寿鱼 1978 年7月珠江水产研究所奥利亚罗非鱼 1981 年广州水产研究所和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吉富罗非鱼菲律宾第 8代吉富品系罗非鱼 1994 年上海水产大学 5二、我国的罗非鱼养殖品种 1莫桑比克罗非鱼( Oreochromis mossambica 莫桑比克罗非鱼自 1956 、 1957 年分别由泰国和越南引入我国广东省进行试养。与其他罗非鱼品种相比该鱼生长慢,个体小,体色黑,逐渐被淘汰,目前只有少部分地区有少量养殖。 62尼罗罗非鱼( Tilapia nilotica ) 尼罗罗非鱼原产地非洲约旦的坦噶尼喀湖, 1978 年长江水产研究所引入。尼罗罗非鱼是罗非鱼中最大型的品种,而且骨刺少,肉质细嫩且富于弹性,味道鲜美,其风味可与海洋鲷鱼、比目鱼媲美。每 100 g 肉中含蛋白质 g 、脂肪 g 以及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价值亦高。 7 ?尼罗罗非鱼体形侧扁,体色黄棕色,鳃盖部有一黑色斑点,喉胸部白色;成鱼身体两侧有多条垂直的黑带,尾鳍上终生有明显的垂直黑色条纹,末端圆钝,不分叉。背鳍、臀鳍也有呈斜向排列黑色条纹, 背鳍边缘为黑色。幼鱼时背鳍有一个大而显著的黑色斑点,以后逐渐消失。在非繁殖期时体色为黄棕色。繁殖期雄鱼的尾鳍、臀鳍及背鳍边缘呈红色, 头部和体侧为淡红色。体色能随环境的改变而迅速变化。有一个方面应注意,目前用于杂交的尼罗罗非鱼由于来源较广,其外观形态并不完全一致,主要差别在体型偏长型或是背高体短型,体色也存在较大差异。 8 3奥利亚罗非鱼( Oreochromis aurea ) 奥利亚罗非鱼 1981 年由广州水产研究所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先后通过香港从台湾引进试养。从 1984 年起,逐步向全国推广养殖,较多的是作杂交亲本使用。 9 ?奥利亚罗非鱼体形侧扁,背部隆起;体色蓝灰色,鳃盖后有一深蓝色斑块。咽喉部呈银灰色。鱼体两侧有垂直暗带。成鱼背部略带蓝黑色,腹部颜色较淡。背鳍边缘红色,胸鳍淡灰色透明,臀鳍、腹鳍深蓝色。尾鳍有蓝绿色斑点,但与尼罗罗非鱼不同的是,不形成明显的纵向或横向的暗带条纹,其末端平截不分叉。幼鱼背鳍有一大黑点,以后逐渐消失。体色会因环境的改变而迅速加深或变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