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手足口病的预防 (2).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足口病的预防 (2).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20/12/22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足口病的预防 (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手足口病的预防
近日,许多地区又开始爆发手足口病 ,关于手足口病,我们要正确认识,并做好预防工作!
手足口病通常是有潜伏期的,一般为3-4天,抵抗力好的宝宝,一般症状较轻并可自愈,但有些症状较重的多为突然发病,多数患者出现地热,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二天出现,1-2天后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既有部分皮疹形成水疱,,主要见于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疱疹成卵圆形,内含浆液一般不破溃继发感染少见,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
在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患儿吃东西疼痛,并拒绝进食,流口水等。
手口足病症状: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勤洗手;
2、不要喝生水,多喝白开水;不吃生冷食物;
3、家长接触宝宝前、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要认真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4、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清洗、消毒;
5、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
6、注意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
7、注意多进行户外活动,并避免日光曝晒;
8、防止过度疲劳,以免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9、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玩具;
10、避免孩子与患儿童亲密接触(如接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