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课堂观察: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青海省中小学教研室
张小海
******@
*
*
主要内容
一、现行听评课制度存在的问题
二、认识课堂观察: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三、课堂观察框架
四、开发课堂观察/记录工具示例
五、整理数据进行必要的推论时要注
意的问题
*
*
(1)听课者自己事先没有充分准备,也没与 上课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2)听课过程中,主要关注教师单方面的行为,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引起足够的关注;
(3)评课结果往往只是体现为一个无法解释的分数;
(4)使用结果时往往错误类推 ;
(5)“为听评课而听评课”。
一、现行听评课制度存在的问题:简单处理
任务取向
不合而作
*
*
(6)不合而作的形式化评课
(7)评课结果的模糊性 、绝对性
“不到位”、“不够”、“不足”、等模糊性词语
“不好”、“不要”、“不用”、 “应该”、“应从”
(8)评课结果的“高、空、全”
“高” :“体现新课改理念”、“以人为本”、“符合
认知规 律”、“体现某某教育思想”等。
“空”:“教态自然大方”、“思路清晰”、“条理清
楚”、“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层次
清楚”、“基本功扎实”
“全”:面面俱到,全面分析
*
*
课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场所。如果没有明确的观察点,听评课行为将会陷入一种粗糙的、评主观印象甚至评个人好恶的判断,所得的一些结论也将因为似是而非降低了其诊断价值。
所以,我们必须对课堂观察提出一些明确的、可观察的、可记录的、可解释的观察点,作为我们分析的支点。
要寻找这些支点,就必须对课堂进行解构,从源头上把握课堂的观察点。
有效教研呼唤观课、议课也必须具备有效性
*
*
二、认识课堂观察: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一)何为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就是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分析、研究。
*
*
何为课堂观察(续)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是一种工作流程
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
*
*
(二)课堂观察的意义
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课堂观察的过程是合作体关注学习、研究学习和促进学习的过程。始终紧紧围绕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
-有质量的课堂观察就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 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增进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
*
*
(三)为什么需要建立一种课堂观察的合作体?
建立合作体,有助于改变教师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听评课方式。
以合作体为组织依托,可以使课堂观察专业化。
有固定的合作群体,使课堂观察更加有动力,更加持续。
*
*
三、课堂观察框架
(一)课堂观察维度:
维度一:学生学习
维度二:教师教学
维度三:课程性质
维度四:课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