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20/12/23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非上市公司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案例:
H网络公司(以下简称H公司)于2000年底决定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实行股票增值权激励方案。H公司创建于1999年,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合计1000万股,2000年底税前利润为800万元,净资产为2000万元,每股净资产为2元,预计每股净资产年增长率为100%.为实现公司长期战略规划,公司董事会决定接受某咨询公司的建议,自2001年开始实施股票增值权计划。ﻫ具体实施办法概括为:ﻫ  定人:包括董事、高层管理人员在内的5人核心层被授予股票增值权。
  定价:按照2000年度每股净资产确定行权价格。
 定量:按照总股本的10%,即100万股授予。ﻫ 定时:采取滚动授予,即每年授予的方式;规定认股权的有效期为五年,股权增值权授予后满一年即可获得首期行权权力,行权权力将分三年获得,比例分别为3:3:4。
  请问以上股票增值权方案是否能够充分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哪些不足?ﻫ分析:
企业在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公司业绩,更重要的是通过股权激励,聚集一批优秀的人才,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现持续、快速、稳定发展。ﻫ  一、该方案更富现实性和操作性ﻫ 比较其他实行股票增值权的公司,H公司的激励方案主要有以下特点:ﻫ  1、方案使用每股净资产的增加值来激励其高层管理人员及董事,由于使用的是虚拟股票的概念,轻易解决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中的股票来源问题,绕开了当前我国法律、政策上的诸多障碍。这种方案无需报财政部、证监会等机构的审批,只要经股东大会通过即可实施,具体操作起来方便、快捷.
  2、方案把公司的董事也考虑了进去,按照国外惯例,董事一般都直接拥有公司的股份,作为出资方和委托人参与企业治理,一般不参与期权激励计划。而在
中国内地,大多数董事都仅仅作为国有出资方的代表,而个人并不拥有企业的股份,实质上,他们作为代理方出现在治理结构中,是比较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
3、,每年只能执行其中的一部分,高层管理人员只有在增加股东财富的前提下才可同时获得收益,,最终达到股东和高层管理人员双赢的局面。ﻫ 4、稳定并吸引优秀人才。该方案通过每年滚动授予的方式,一方面激励公司现有高层管理人员勤勉工作,另一方面也可吸引外来优秀人才加盟。通过滚动授予, 二、该方案长远规划略显不足
但该方案同时也存在着几点不足及不尽完善之处:
  1、该方案是用每股净资产的增值作为激励来源来绕开法律政策上的障碍,其不足之处亦非常明显:每股净资产的增幅在初始年度可能会达到如100%甚至更高的比例,但是后期却难以预测,可能难以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另外,资产评估的主观因素较大,容易虚增资产。ﻫ  2、该方案没有和资本市场结合起来,仅仅是一种资产性的激励,没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回报放大作用,方案的制定思路略显狭隘。ﻫ  3、该股票增值权激励方案的执行没有设立薪酬委员会,从国内目前已经实施的几个股权激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