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煤矿顶板管理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9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煤矿顶板管理措施.doc

上传人:小雄 2020/12/23 文件大小: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煤矿顶板管理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煤矿顶板管理措施
单位:
姓名:
掘进二队
王明
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是井下采掘工作面顶帮的管理。 据多年统计,在煤矿的各种自然灾害中,顶板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几乎 占井下所有事故死亡人数的40%左右。本文总结了顶板事故的类型、 发生的地点及如何消除顶板不安全状态的措施。
1事故经常发生的地点及其原因
从顶板事故发生的地点看,在采矿工作面靠近煤壁无支护空间易 发生冒顶;移机头、机尾及回柱放顶时,放顶线附近易发生冒顶;掘进头 泥巷道交叉口易发生冒顶;在地质构造破坏带附近,也容易发生冒顶事 故。(1)冒顶发生在靠近煤壁附近。由于原生裂缝、构造以及采动等 原因,在一些煤层的直接顶中,存在多组相交裂缝,易形成具有“人字劈: “升头劈”等游离岩块,如果支护不及时或放炮等原因崩倒支架,易造成 冒顶;当老顶来压时,煤帮附近直接顶可能破碎,如果煤层本身又因强 度低而片帮,扩大了无支护空间,会造成冒顶事故。(2)冒顶发生在工作 面两端机头、机尾处。采煤生产过程中经常要进行机头机尾的移置工 作,就在拆除老支柱设新支柱时,已经断裂的顶板可能进一步松动冒落;
与回采工作面相连的一段巷道中,由于巷道支架的初撑力一般都很小, 很难控制直接顶的下沉、松动甚至破碎,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要拆 掉原巷道支架的一个棚腿,在这一拆一支过程中,破碎顶板可能冒落。
(3)冒顶发生在放顶线附近。顶板在长时间的下沉过程中,形成大块游 离岩块,回柱后游离岩块就会旋转。如果支架稳定性不足,就有被推倒 的可能,尤其在回拆最后一根柱子时,往往柱子一倒,顶板就冒落,如果
回柱工人来不及退到安全地点就可能造成顶板事故。(4)冒顶发生在 巷道掘进工作面。掘进破岩后,顶部存在与岩体失去联系的岩块,如果 支护不及时,岩块可能与岩体完全失去联系而造成冒落,或者掘进工作 面附近已支护部分的顶部存在与岩体完全失去联系的岩块,一旦支护 失效,就会冒落造成事故。(5)冒顶发生在巷道交岔点。巷道交岔点施 工多采用在原巷道一侧开帮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设放大棚子、抬棚 等替换原来巷道的棚子,如果开帮处巷道顶部存在与岩体失去联系的 岩块,并且围岩向巷道挤压,而新支设的抬棚强度不够、或稳定性
不够就会造成冒顶事故。(6)冒顶发生在顶板破碎带附近的作业 点。断层带经常含有断层泥,遇水极易软化坍塌,断层上盘和下盘的矿 体节理裂隙也极为发育、构造节理面纵横交错,且节理面内多有泥质
充填,稳
性较差,造成围岩破碎、稳定性差,这种矿岩条件直接制约着
采掘板的安全管理。首先,破碎岩体极易受爆破震动的影响,发生微观 结构上的破坏,使岩体发生变化当结构面上的滑移超过其位移的极限 值时,岩体结构解体崩溃,往往无明显变形而突然冒落。其次,在破碎岩 体中施工,由于岩体的抗拉强度较小,顶板自撑拱形之内的岩体重量就 变成了岩体的抗拉强度,在一定的暴露面积和一定的时间
2冒顶事故防治措施 2-1破碎松软型顶板冒顶事故
这是矿井中最常见的一类冒顶事故,主要是由于采掘工作面的围
岩破碎松软,在支护前已经冒落而形成的冒顶事故。预防这类冒顶事 故的关键是要通过提前灌注管缝锚杆等手段来提前控制顶板。
2・2构造发育型顶板冒顶事故
这种事故主要是由于在顶板中含有各种构造、顶板岩(煤)层的节
理面和层理面发育等导致顶板不稳定而造成的,这类事故突发性很强。 预防这类冒顶事故主要应采取根据地质资料,及时采用合理的超前支 护和永久支护,严禁进入空顶区作业。
2・3脆性支护冒项事故
造成事故原因一是由于区域应力集中,在支护时未留有变形空间, 导致巨大的压力无处释放而发生的硬性破坏作用;二是支护强度不够 和支护质量不合格也可能造成事故。预防此类冒顶事故的关键是科学 合理地为应力释放留出空间,提前为二次支护做好准备,另外,要保证 支护强度和支护质量。
2-4空顶垮落扩大形成冒顶事故
巷道掘进中支护不严密,时间一长造成巷道顶帮由小到大依次离 层脱落,最终导致冒顶事故发
生,尤其在同采工作面回采时极易发生此类冒顶事故。这类事故 突发性大,一般的支护强度难以承受。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必须有空 必支、支严支牢,做好预防性和整体性支护。
2・5受大构造影响形成的冒顶
在通常情况下,矿井的地质构造都十分复杂,甚至有的区域褶曲、 无炭柱和断层一个连一个,这种地质条件极易造成冒顶,尤其在褶曲的
轴部和无炭柱、断层的边缘更是冒顶事故的易发区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