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还孩子童年的样子
每每看到女儿拿着电视遥控、拿着手机、玩着 IPAD,就会觉得现在的孩子
真可怜,物质条件不比过去差,却失去了童年的那个样子……
小时候,没有电视,我们也能用沙子做饭,用树叶做菜、用瓦片做碗。办家 家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游戏……依然玩得很开学、很快乐。
小时候,没有超级粘土,我们也能用泥巴加水做出想要的车、 房子、娃娃…… 小时候,没有游乐场,没有攀岩墙,我们却能在大树上爬上爬下,山上、河 里无时不见我们“忙碌”的身影,每次回家都是一身泥,免不了一顿挨骂,不过 第二天还是要偷偷的去玩。
小时候,没有风筝, 我们就几个小伙伴一起, 你找竹片, 我找纸,他做浆糊, 虽然做了好几次才能飞起来,但是当风筝飞起来的那一刻,可有成就感了。
小时候, 没有积木, 每到玉米收成的季节, 最喜欢的就是给大人们剥玉米粒 了,剩下的玉米梗就是搭建高楼大夏的法宝。
抓石子、玩小棒、跳房子、跳皮筋、跳竹竿、丢纸牌、还有还有……一幕幕 让人难忘的童年。
回想在幼儿园做幼教的那几年, 为了迎合家长, 我们大班的孩子已经学会了 加减法,认识了很多字, 还会背诵好多诗词。 而户外除了那个能让家长一目了然 的大型塑料滑滑梯外, 再无其他。 这个时候的孩子们过的是无游戏时代, 孩子的 眼神告诉我们,他们一点都不快乐。
国家对幼儿教育慢慢的重视起来, 去小学化, 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老师们 就大量做区域角, 做教具, 设计或采购一些逼真的高结构材料, 并且给这些区域 或者材料制定玩法。 这个时候的老师们特别辛苦, 做了很多材料, 一个一个的区 域角在幼儿园的大小角落,班级角落随处可见。可孩子们依然不开心、不快乐,
他们就像工厂里面流水线上的操作工, 每一道工序都在机械性的重复。 这个时候 的孩子们过的是假游戏时代。
快乐的游戏到底是什么?
我们不是孩子, 不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游戏。 可我们也曾经是孩子, 那些 一幕幕让人难忘的童年游戏……而这些快乐的游戏都不是成人安排我们玩的, 而
是自发的, 没有成人规定, 也没有成人的约束。 这些游戏都不是关在室内就能完 成的,大多都是在户外进行游戏。
安吉游戏告诉我们,孩子应该在哪儿玩?玩什么?
材料的选择: 游戏材料根据孩子自身而产生。 游戏材料的准备、 投放基于对 孩子的了解和观察而产生(孩子喜欢什么,我们就投放什么) 。
孩子可以掌控的材料:还原真实,来源生活,来自自然,坚实耐用 ( 才能大 胆去使用 )
底结构材料 :底结构 - 才能高创造, 才能易设计。(积木 -孩子可以设计高楼大 厦,可以设计长城,车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