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铁车站深基坑溶.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铁车站深基坑溶.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20/12/23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铁车站深基坑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铁车站深基坑溶(土)洞处理技术
作者:韩晓野  
 
摘要:本工程处于典型的灰岩地层分布地段,主要岩层为炭质灰岩、灰岩,石炭系分布区揭露有溶、土洞,为岩溶强发育区段,场地内砂层分布广泛,厚度较大,局部砂层直接覆盖于基岩之上,地下水位变化容易引起地面沉降或塌陷,岩土工程条件极为复杂,本文着重探讨了地连墙施工前溶(土)洞的探测、填充、施工监测及质量检测方法,同时综合考虑了复杂地层的处理措施,为同类工程提供经验。
关键词:复杂地层    溶(土)洞   探测   注浆加固 
 
1、工程概况
    广州地铁八号线北延段鹅掌坦车站基坑长度294m,开挖深度约24米,中间局部25米。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均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进行支护。车站范围内工程地质条件有如下特点:
(1),其中局部揭露3层溶洞,溶洞主要由无填充、半填充及全填充组成,填充物主要为为黏土、灰岩风化岩屑、砂、软流塑状黏土等组成,钻探过程中漏水现象较普遍。
(2)淤泥层、砂层分布广泛,覆盖较厚,局部砂层直接覆盖在基岩以上。
(3)溶(土)洞顶部薄壳层直接被较厚的富水流塑、软流塑覆盖,施工过程中极易引起地面沉降或塌陷。
(4)场地濒临石井河,车站北部主体横穿同德围涌,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密切。
 
2、溶洞处理施工技术
溶(土)洞处理目的
(1)减小围护结构在施工时产生坍塌的风险。
(2)预防土洞在地下水作用下迅速发展的风险,减小后期运营的风险。
(3)预防未查明的溶洞、岩溶通道在基坑开挖时的突、涌水对基坑及周边建、构筑物的破坏,提高砂土地基抗岩溶局部坍塌的能力,提高车站结构的安全性。
溶(土)洞处理原则
(1)对明挖结构应遵循岩溶处理、基底处理、围护结构、主体结构、抗浮方案、施工期涌水及运营期风险防治方案等多方面协调统一考虑的原则。
(2)影响工程安全的溶(土)洞均应处理。
(3)工程影响范围内的非全填充土洞均匀应处理,对于全填充土洞应根据填充物性质、地基承载力、周边环境等情况确定处理方案。
(4)与溶(土)洞紧密联系,共同形成的局部复杂工程地质条件的富水砂层、流塑或软塑土层,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岩溶处理方案。
溶(土)洞处理范围
(1)工程影响范围内发现的所有岩面以上的土洞均应处理。
(2)基坑处于灰岩段
①底板以下2m范围内的所有溶洞、溶蚀槽均处理;
②处于基坑开挖深度内的浅层溶洞需注浆填充处理。
(3)底板下2m~10m范围,岩面以上为稳定隔水层时,发现的溶洞不需要处理,岩面土层为砂层时,以下的溶洞需处理:
①无充填和半充填溶洞;
②溶蚀沟、槽;
③需要处理的多层溶洞,仅处理最上一层溶洞(临时立柱桩范围内溶洞除外),且未处理溶洞顶板上应有不小于2m厚不透水层。
(4)围护结构(外边线)内外3m,。另外局部复杂地质条件地层采取以下综合处理方案:
①局部地层中溶(土)洞顶为薄壳且砂层直接覆盖,位于围护结构处的,,薄壳层顶部1m范围砂层双液浆隔水处理;位于底板以下处的,溶(土)洞按第(3)条规定范围处理。
②其他一般地层,在围护结构成槽(孔)前,若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