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文档名称:

多替泊芬、Photosoft和5-氨基酮戊酸对小鼠S180肿瘤光动力作用的研究.pdf

格式:pdf   页数:6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多替泊芬、Photosoft和5-氨基酮戊酸对小鼠S180肿瘤光动力作用的研究.pdf

上传人:1322891254 2016/5/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多替泊芬、Photosoft和5-氨基酮戊酸对小鼠S180肿瘤光动力作用的研究.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方医科大学2010级硕士学位论文多替泊芬、***戊酸对小鼠S180肿瘤的光动力作用研究 EffectsofDuteroporphyrin、Photosoft、ALA—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 inS180 a ofmouse 课题来源: 自选学位申请人导师姓名专业名称培养类型培养层次所在学院李文敏罗荣城李黎波肿瘤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院 2013年5月4日广州硕士学位论文多替泊芬、***戊酸对小鼠S180肿瘤的光动力作用研究硕士研究生:李文敏指导老师:罗荣城李黎波研究背景摘要癌症已经成为人类的首要死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2008年全球有760万人死于癌症,每年新发癌症病例接近1300万,接近三分之二的死亡病例和新发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癌症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因此,加强对癌症预防和治疗的研究成为我们迫切的需求。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肿瘤治疗方法,它是利用光化学反应原理,通过特定波长的光激活肿瘤组织内滞留的光敏剂,使其与肿瘤组织内的氧发生作用,产生化学性质活泼的单态氧(102)及其他一些活性氧物质(radical oxygen species, ROS),并通过氧化作用攻击细胞结构,导致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等生物大分子发生氧化损伤,当氧化损伤的积累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导致细胞死亡,从而起到治疗作用。PDT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全身或局部给予光敏剂,一段时间后光敏剂选择性滞留于肿瘤组织中;然后用波长与光敏剂吸收光谱相符的光照射肿瘤局部,滞留在肿瘤组织内的光敏剂吸收光后使分子氧转化为以单态氧为主的ROS,ROS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破坏肿瘤组织。由此可知PDT具有两次选择性,第一是光敏剂在肿瘤组织的选择性积聚,第二是光照波长、强度和部位的选择,使PDT具有相对特异性杀伤肿瘤组织,对正常组织损害小的优点。摘要光动力疗法是一种药械联用的肿瘤微创治疗方法,在局部或全身给予光敏剂后,使用光导纤维介导激光在体表进行照射,或配合内镜在内腔器官如气管、食管、鼻咽部、胆总管和膀胱等进行腔内照射,也可以在较大的肿瘤组织中行多点穿刺插入光纤进行组织间照射。而对于通过手术方法暴露的肿瘤,如骨肿瘤、脑肿瘤等,也可联合PDT行表面照射或在影像设备辅助下行组织间照射。对于早期、原位的恶性肿瘤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对于中晚期肿瘤则可作姑息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与常规的手术、放疗、化疗等疗法相比,光动力疗法具有创伤小,毒性小,选择性、适用性、重复性好,可姑息治疗,可消灭隐性病灶,可保护容貌及重要器官等优点,目前已在世界多个国家获得批准应用,其适应症包括皮肤癌、食管癌、胃癌、肺癌、头颈部肿瘤、膀胱癌、妇科肿瘤、鼻咽癌、胆管癌以及癌前病变等,还可以用于眼科等多种非肿瘤疾病的治疗。光动力疗法杀伤肿瘤的作用机制包括:(1)细胞毒性作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坏死或凋亡;(2)血管毒性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出血、血栓形成,从而引起肿瘤组织缺乏氧和营养物质供应,继而进一步引起肿瘤细胞死亡;(3)在局部诱发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以及后期的一系列免疫反应也有抑制和破坏肿瘤的作用。充分阐明PDT的反应原理和抗肿瘤机制,是使 PDT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的基础前提。光源、分子氧和光敏剂是PDT的三大要素,其中光敏剂是核心。PDT临床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新型光敏剂的开发。理想的光敏剂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在可见光的红区(>650nm)有强吸收;(2)单态氧和三重态量子产率高;(3) 低暗毒性;(4)在癌组织上可被选择性吸收,对健康组织,特别是皮肤应不吸收或少吸收;(5)容易大量合成,容易保存:(6)根据药物动力学的要求,多余的药物应能很快从体内排泄。探索安全有效的光敏剂是光动力疗法更好应用于临床的关键。Photofrin等进口光敏剂价格昂贵,阻碍了光动力疗法在国内的普及应用。探索研究疗效确硕士学位论文切,副作用少,价格便宜,有自主产权的光敏剂,有利于光动力疗法在中国更广泛地开展。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多替泊芬、***戊酸Ⅲ)这三种光敏剂对小鼠纤维肉瘤的光动力治疗疗效,并初步探讨它们抗肿瘤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研究内容和方法 :复苏、体外培养S180小鼠纤维肉瘤细胞, 首先于小鼠腹腔种植S180肿瘤细胞,建立腹水瘤小鼠模型。,抽取腹水,收集S180肿瘤细胞,稀释调整成细胞浓度为lxl07/ml的细胞悬液,(即2x106个)混匀的细胞悬液分别于小鼠双侧臀部皮下注射,建立皮下实体瘤小鼠模型。观察小鼠皮下肿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