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锚杆无损检测1.ppt

格式:ppt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锚杆无损检测1.ppt

上传人:endfrs 2016/5/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锚杆无损检测1.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锚杆无损检测 1 (1) 杆长检测原理(2) 注浆密实度检测原理 2 研究意义对于锚杆锚固系统,主要缺陷主要有: 锚杆锚固质量锚固力锚固状态 a锚固段长度 b自由段长度 c密实度 d施工缺陷等 1)筋材本身缺陷 2)胶结体缺陷 3)胶结体与筋材、围岩的粘结不好所以,锚杆的质量检测对评价锚固质量是必不可少的。 3 1)对锚杆荷载变化进行长期或短期观测,可采用按机械、液压、振动、电气和光弹原理制作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测力计。但这些测力计一般需要预埋,受电磁场干扰大,在潮湿、温差大的条件下灵敏度大大降低更不能适应在偏载和爆破震动、坍落岩石的冲击下长期正常工作。研究现状传统的锚杆锚固质量的检测,主要有两种: 2)对锚杆进行抗拔试验,通过抗拔试验得到荷载-位移曲线来确定锚杆的抗拔承载力,并间接分析锚杆的锚固质量。这种方法的缺陷是: ; ,难免以偏概全; ; 。 4 鉴于上述原因,无损探伤技术进入了锚固质量检测系统,形成了锚杆质量无损检测技术,其主要包括声波反射法和应力波反射法,同时还有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弹性应力波法、小应变法、动测法、声频应力波法、超声导波法等。在锚杆无损检测的理论和工程应用方面有许多单位和个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岩土锚固工程和工程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但是锚杆无损检测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继续研究。 5 (一)声波反射法声波反射法检测锚杆长度的理论依据是波在杆中传播的运动学特性; 检测砂浆饱和度的理论依据是波在杆中传播的动力学特性。具体做法是在锚杆顶端施加一瞬态激振力,由布设在锚杆顶端的一个传感器接收反射信号,通过对所接收的反射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分析,以获得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砂浆饱和度、工作荷载、极限承载能力等参数, 并据此对锚杆的锚固质量进行评价。(二)应力波反射法应力波反射法锚杆检测技术源自于建筑桩基低应变检测法,其基本原理是一维波动理论,将锚杆及其握裹砂浆视为一维弹性杆件,在锚杆端部激发应力波,应力波沿锚杆向下传播,遇到波阻抗发生变化的界面产生反射波, 安装在锚杆端部的探头接收到此反射波,通过分析此反射波的性质来推断锚杆的长度和空浆、欠密实等缺陷。 6 1锚杆杆体声波纵波速度宜大于围岩和粘结物的声波纵波速度; 3施工方应提供详细的锚杆连接资料; 2锚杆杆体直径宜均匀,且不小于 14mm ; 6锚杆记录编号应与锚杆图纸编号一致。 5锚杆外露端面应平整,便于激振器激振和接收传感器的安装, 且保证激振信号和接收信号的质量 4锚杆端头应外露,外露杆体应与内锚杆体呈直线 7 (1) 锚杆杆体长度计算 1)锚杆杆底反射信号识别 2)杆底反射波与杆端入射首波波峰间的时间差即为杆底反射时差 3)时间域杆体长度应按 tc emL???2 18 (3) 缺陷判断及缺陷位置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时间域缺陷反射波信号到达时间应小于杆底反射时间; 2)频率域缺陷频差值应大于杆底频差值; 3)锚杆缺陷反射信号识别可采用时域反射波法、幅频域频差法等; 4)缺陷反射波信号与杆端入射首波信号的时间差即为缺陷反射时差; 5)缺陷位置应按(3-1) 式计算: f C Ct x m mxx x???????2 1 2 19 LCf m2/??% 90 ?LCf m2/??LCf m2/??LCf m2/??呈单峰形态,或可见微弱的杆底谐振峰,其相邻频差呈单峰或不对称的双峰形态,或可见较弱的谐振峰,其相邻频差呈不对称多峰形态,可见谐振峰,其相邻频差呈多峰形态,杆底谐振峰明显、连续,或相邻频差质量等级波形特征时域信号特征幅频信号特征密实度 D A波形规则,呈指数快速衰减,持续时间短 2L/C m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杆底反射波信号微弱或没有 B波形较规则,呈较快速衰减,持续时间较短 2L/C m时刻前有较弱的缺陷反射波,或可见较清晰的杆底反射波 90%-80% C波形欠规则,呈逐步衰减或间歇衰减趋势形态, 持续时间较长 2L/C m时刻前可见明显的缺陷反射波或清晰的杆底反射波, 但无杆底多次反射波 80%-75% D波形不规则,呈慢速衰减或间歇增强后衰减形态, 持续时间长 2L/C m时刻前可见明显的缺陷反射波及多次反射波,或清晰的、多次杆底反射波信号<75% 锚固密实度评判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