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陶行知教育故事》有感初一(5) 班秦丛丛——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空隙说起教育家,人们都会想起“孔子”,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的教育家,他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主张“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我还知道一个教育家,他具有实事求是、知错求改、无私奉献等精神, 他就是我们的榜样陶行知。我读了一些陶行知教育故事,从中学到了许多人生哲理。陶行知,原名文濬,后改知行,又改行知。他是中国人民教育家, 思想家, 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 爱国者。 1927 年, 陶行知办起了晓庄师范学校, 开展乡材教育活动。 1930 年4月, 国民党反动政府武力封闭了这所学校, 还通缉他。 1932 年, 陶行知在上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困”、“劳工幼儿园”,继续推选中华普及教育运动。可以说陶行知先生的一生都奉献在了文化教育运动上,他是我国千百万教师的楷模,更是知识分子最早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先驱。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和全校师生亦手空拳办起的,有时全校师生几乎无以举炊,陶行知东张西罗,左支右出,迫不得已就停止体育锻炼,每天改吃两顿稀粥,以勉强维持生活。在这样艰难困苦中,有人劝陶行知把育才停办算了,但他们坚决不答应。他发动全校师生走街串巷,向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募捐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陶行知带头外出募捐,并宣布一条纪律:募捐来的钱涓滴归公,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人不得很借故挪用公文。他自己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上衣缝有两只口袋,一只袋公款,一只袋私款。有一次他到远处去募捐,走访了好多地方,募捐了不少现款,袋里装得满满的。在归途搭车时,忽然发现放私款的那只口袋里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当时就有一个坚决的想法,决不拿用公家一分钱,尽管一天奔波下来,既疲惫不堪,又肌肠辘辘,但仍坚持从十里外步行回学校。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 陶行知就是“以教人者教已”,走“建筑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一点空隙。一撇一捺一个“人”,但是要做一个像陶行知那样严明律已, 以身作则的人还真不容易,所以,我鼓舞大家在建筑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一点空隙,向陶行知看齐。宽容的对待他人丰县初级中学七年级(13) 班,王淼影, 陶行知不愧为著名教育家, 他的“发糖教育法”成为中外教育史上的经典范例。这个故事写了陶行知看见一位男生拿着砖块砸同学, 陶行知把那男生叫到办公室里, 通过奖励小男孩四块糖的事教育了他, 让男孩知道了错误。陶行知真令人佩服, 因为他的教育方法与别人大有不同。一个男孩在学校里拿一块砖头砸同学, 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 也是属于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了。要是换做别的老师,早就对男孩不是又打又骂, 就是对他拳打脚踢的了, 哪还会像陶行知那个样子, 心平气和的跟男孩谈话呢,更不会奖励小男孩四块糖果。陶行知的教育方法与众不同。砸人虽然不对, 但是因为那个被砸的男生欺负了女同学。这样看来, 砸人完全是为了正义, 只不过是行为不当而已。理解对方, 帮助对方, 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才能说服对方。我也有过这样一位老师。那是我六年级的语文老师。班上有人打架了会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里。我原以为老师会把他们暴打一顿, 但出于意料的是,老师只是教育了他们一下:打架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万一打伤了人怎么办,下次不要再这样了。我读了《陶行知的“四块糖”》后,合上了书。我的脑子里还浮现出陶行知教育小男孩的那些文字和情景,令我感同身受。的确, 孩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改变。无知可以变成有知,单纯可以变成复杂, 莽撞可以变成老到, 粗鲁可以变成细腻, 怯懦可以变成勇敢, 小气可以变成大度, 蛮横可以变成理智。变与不变, 大变与小变, 既取决于自己, 也取决于家庭和学校。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 会创造无数的奇迹。因为宽容是一服灵丹妙药, 能够在关键时刻矫正学生们的人生之舵。珍重生命,珍爱生命丰县初级中学七年级( 11 )班吴晓亚人生, 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 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 这中间的时光,往往只被遗忘而不被珍惜! ——题记人生, 是幸福的, 幸福中的甜蜜, 甜蜜中的快乐; 人生, 是心酸的, 心酸中的痛苦, 痛苦中的难过; 人生, 是充满笑声的, 笑声中的开心, 开心中的泪水; 人生, 是充满泪水的, 泪水中的伤心, 伤心中的微笑……人生如此短暂, 眼睛一睁一闭就过去了, 何不珍惜?死, 有惊天动地, 有平平淡淡。惊天动地中真诚的泪水, 而不是惊天动地中愉悦的笑声;平平淡淡中幸福地含笑离去,而不是留遗憾于世痛苦离去! 切记,珍重生命,珍爱生命! “金陵名胜”之一——位于长江南岸的燕子矶,大江东流一去不返, 苍凉而寥廓, 感伤之情不觉悲从中来。燕子矶真是“金陵名胜”吗?时不时, 燕子矶下就会浮起一具惨不忍睹的尸体! 我看, 燕子矶不再是“金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