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武警部队物资采购改革探讨【摘要】本文从分析当前武警部队采购的矛盾和问题着手,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武警部队采购的措施, 对武警部队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武警部队;物资采购随着武警部队采购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用新思路谋划改革,坚持观念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 着力解决武警部队采购改革中的突出矛盾, 促使武警部队采购改革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一、清醒认识武警部队采购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采购改革难推进任何改革必须有科学理论指导, 而武警部队采购改革虽然有一些地方政府和军队采购理论可作参照、采购实践经验可供借鉴, 但由于武警部队组织体制以及采购环境差异, 我们不可能照搬照抄。武警部队采购实践面临许多理论上的困惑, 使得组织协调比较困难, 效益效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 采购制度实施后, 如何处理武警部队采购效益与时效性的矛盾; 在运用多种采购方式时, 怎样处理好采购与保密、效益与安全的关系; 加入 WTO 后军用物资采购如何规避风险; 如何把握采购制度的内在特点和普遍规律等等,都需要在理论上给予科学的回答。(二)实施过程不够规范,规模采购难形成目前, 武警部队采购机制还不完善, 集中程度不够, 招标采购程序不规范。在采购实践中存在着弊病: 其一, 大量物资仍属各总队自行分散采购, 形不成集团规模采购, 造成采购成本的增加; 其二, 没有建立全武警部队统一共享的供应商库和评审专家库,导致招标采购规范化程度不高; 其三, 随着采购业务量的加大, 采购机构对应的上级事业部门多, 需要采购物资的类别和品种复杂, 而采购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 其四, 武警部队物资采购法律法规不完善, 对于具体的招标程度细化不够, 容易滋生腐败。(三)采购队伍素质不高,采购质量难提高 2007 年, 我国启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谈判工作以来, 我国与欧盟、美国等 GPA 参加方的谈判已经进入深水期, 武警部队作为中央采购实体, 多次被参加方列入要价, 开放不可避免。今后, 武警部队采购将面临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同时面临着高科技含量大、采购技术愈加复杂的新形势, 要求人才素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及政策、法规等系统全面建设都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现有的采购队伍采购人员整体知识水平偏低, 缺乏技术、经济、法律、信息等类型人才, 与新形势下武警部队采购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二、进一步深化武警部队采购改革的对策措施(一)创新武警部队采购改革理论,以科学理论牵引改革实践武警部队采购改革要积极适应随行多样化任务准备和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探索武警部队采购的特点、规律,加强武警部队采购理论研究。在当前尤其要科学界定武警物资采购制度的适用范围。武警物资采购属于政府采购的大范畴, 但它又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武警物资采购涉及军事秘密和国家安全, 操作程序也不相同。因此, 武警物资采购制度中要规定哪些采购对象适宜于招标采购, 哪些不适宜于招标采购; 哪些采购对象适宜于什么招标法, 哪些不适宜于什么招标法, 以确保军事秘密和国家安全。(二)完善武警部队采购体制,明确采购管理部门的职能建立新型采购制度, 必须进一步完善武警部队采购体制, 要在现行采购体制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规范职能、理顺关系和明确程序, 强化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