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与方法讲义.ppt

格式:ppt   大小:115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与方法讲义.ppt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0/12/27 文件大小:1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与方法讲义.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了解西方国家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演进;
熟悉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演进;
了解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及其确定标准;
掌握经济增加值和市场增加值的原理;
掌握沃尔评分方法。
学****目的
*
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与方法专业知识讲座
*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历史演进
企业绩效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企业经营效益主要表现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营运水平、投资报酬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经营者业绩主要通过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经营、成长、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来体现。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统一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作出的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
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与方法专业知识讲座
*
西方国家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演进
西方国家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方法的演进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成本绩效评价时期,财务绩效评价时期和经营绩效评价的创新时期。
(一)成本绩效评价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
在19世纪以前,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绩效评价并不存在,更不用说绩效评价指标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对西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出现的纺织业、铁路业、钢铁业和商业等企业管理需要的成本绩效评价时期。例如,对于纺织企业,需要在各自独立的梳理、纺织、编织、漂白过程中按照每码成本或每磅成本建立内部经营效率评价指标;而铁路业管理者则发明了管理铁路的绩效评价指标,如每吨公里成本、每位顾客公里成本、经营比率(经营成本与收入的比率),有效地帮助了管理者评估其经营绩效。
从成本绩效评价时期各阶段的特点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简单成本绩效评价阶段、较复杂成本绩效评价阶段和标准成本绩效评价阶段。
*
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与方法专业知识讲座
*
西方国家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演进
(二)财务绩效评价时期(约20世纪初——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初,从事多种经营的综合性企业发展起来了,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杜邦公司设计了多个重要的经营和预算指标,这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也最为重要的指标就是投资报酬率指标,为企业整体及其各部门的经营业绩提供了评价的依据。
财务绩效评价时期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以销售利润率为中心的财务绩效评价阶段、以投资报酬率为中心的财务绩效评价阶段和以财务指标为主的绩效评价阶段等。
*
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与方法专业知识讲座
*
西方国家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演进
(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些各具特色的融入非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方法和体系,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种:德鲁克以改革为核心的观点、霍尔的“四尺度”论、克罗斯和林奇的等级制度,以及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记分卡等。
1.德鲁克以改革为核心的观点
2.霍尔的“四尺度”论
3.克罗斯和林奇的等级制度
4.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记分法
*
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与方法专业知识讲座
*
西方国家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演进
与其他创新的绩效评价体系相比,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卡普兰与复兴全球战略集团总裁诺顿开发的平衡记分法的影响较大,应用较广。平衡记分法用顾客、内部流程、学****和创新三个方面的非财务指标补充传统的评价指标。支持者认为这种方法提供了一种把企业战略转化为有效地联系战略内涵和激励绩效的工具。
平衡记分法的基本思路是:将涉及企业表面现象和深层实质、短期成果和长远发展、内部状况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划分为几个主要的方面,并针对各个方面的目标,设计出相应的评价指标,以便系统、全面地反映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服务。“平衡”之意就是要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以及外部和内部的经营绩效等诸多方面。
平衡记分卡是一种主观评价的方法,尤其是在权重和绩效标准的选择上,所以只具有相对的准确性。
*
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与方法专业知识讲座
*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演进
建国以来,随着企业改革和会计制度的变迁,我国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不同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一)计划经济时期(1949年-1979年)
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主要考核的是指令性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以产品产量和企业产值为核心考核内容。当时的绩效评价主要指标为“产量,质量,节约降耗”。
(二)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1990年)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实施全面的改革和开放。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考核评价逐步由以实物量指标为主转化为用价值量指标衡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