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急性失血病人的成分输血解析.ppt

格式:ppt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失血病人的成分输血解析.ppt

上传人:s0012230 2016/5/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失血病人的成分输血解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急性失血病人的成分输血急性失血病人的成分输血广东省人民医院赵绥民广州血液中心田兆嵩外伤或手术可引起急性失血; 急性失血未必都要输血; 有输血指征不一定要输全血; 只有合理输血,才能节约用血。节约用血的措施有三条: 一是杜绝不合理用血; 二是开展成分输血; 三是提倡自体输血。一、病理生理㈠失血量和休克分度临床症状取决于失血量和速度。失血量< 15% 血容量,心率↑,无休克症状。>20% 早期休克>30% 明显休克>40% 重度休克大量出血:数小时内失血量> 40% 血容量。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扩容。病程早期 Hb 和 HCT 不能反映失血量。㈡失血后的代偿机制和液体转移 1. 血流重新分布:转向心和脑 2. 组织间液迅速向血管内转移失血 1000 ml , 120ml/h 失血 2000 ml ,500 ~ 1000ml/h 3. 组织间液向细胞内转移*急性失血时血容量↓↓,组织间液↓↓。*不用晶体液补充这种“额外”减少,导致严重后果。体液间隙和体液分布体液间隙和体液分布体液(约占体重 60%) 细胞外液 20% 细胞内液 40% 血管内组织间液(细胞内间隙) 5% 15% 血容量约体重 7% ?正常***血容量为 75 ml/kg 体重二、扩容治疗 ; 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和组织间液都很重要; 经验证明首批扩容液应“先晶后胶”; 晶体液用量至少为失血量的 3~4倍; 首批 2000 ml 林格氏乳酸钠液已作为常规复苏措施(见表 1) 表1 首批 2000 ml林格乳酸钠液 20 min 内输入后的反应迅速反应短暂反应无反应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短暂改善无改善估计失血量< 20% 20% ~ 40% >40% 追加晶体液不一定必需必需输血不一定需要急需备血配血备用配好即输紧急发血手术干预有可能很可能极有可能电解质溶液(含钠液,或电解质溶液(含钠液,或““晶体液晶体液””) ) Na+ Cl - HCO3 - K + Ca ++乳酸根葡萄糖生理盐水 154 154 (-%) 林格氏液 154 162. 5 4 4. 5 林格氏乳酸 145 108. 5 4 4. 5 45 钠液(平衡液) 5% 葡萄糖 154 154 5 ***化钠溶液正常血浆 142 103 27 5 5 电解质浓度全血和血浆虽能扩容,但扩容时未必需要。 ,不宜补充胶体液: ⑴有些胶体液的 COP> 血浆,把组织间隙的水分吸入到血管内发挥扩容,加重组织间隙脱水; ⑵人造胶体分子量大小不等,大分子扩容,小分子利尿,医生误认为血容量已补足。失血量<30% 血容量,不必补充胶体液。失血量>30% 血容量,加用胶体液。“晶”与“胶”的比例: 2:1 或 3:1 ,可达 4:1 。三、贫血时的代偿机制心肺功能正常,机体对贫血耐受力很强。代偿机制有三方面: ㈠氧吸取率↑正常人静息时有 70% 的氧未被摄取; 未被吸取的氧可通过摄取率↑被机体利用; 严重贫血时氧运送量降低一半,由于摄取率↑, 氧耗量维持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