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TB
ICS
S 17
中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1924—
替换TB/T 1924—1987
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
Track gage for standard gauge railway
-03-14公布 -07-01实施
中国铁道部 公布
目 次
前 言 III
1 范 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结构形式 1
5 技术要求 3
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 3
测量范围 3
尺身材料要求 3
测量面表面硬度 3
显示装置 3
测头和测座 4
两端搭轨面对其公共平面平行度 4
水平零位误差 4
超高示值误差和反复性 4
轨距示值误差和反复性 4
绝缘性能 4
数显轨距尺工作电压 4
数显轨距尺电源 4
显示时间 4
示值变动性 5
环境适应性 5
6 检验方法 5
常规项目 5
测头测量面硬度 6
尺身材料要求 6
很规项目 6
环境适应性试验 7
7 检验规则 7
检验分类 7
出厂检验 7
型式检验 7
8 标志、 包装和贮存 7
标 志 7
包 装 8
贮 存 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轨距尺检定器技术要求 9
前 言
本标准替换TB/T 1924-1987《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通用技术条件》。
和TB/T 1924-1987相比, 本标准关键改变以下:
——增加了数显类轨足巨尺和相关技术要求及其检验要求;
——将轨距尺按其正确度分成三个等级, 并增加了示值反复性要求, 水平技术指标给出方法由角度值修改为线值;
——增加了高温、 低温、 恒定湿热、 电磁兼容性、 跌落和水试验等环境条件试验要求;
——删去了对测头宽度要求及对应检验, 增加对测头形状要求:
——调整了轨距和水平测量范围;
——轨距增加示值反复性要求, 轨距检验方法、 检验设备对应调整;
——删去了型号要求;
——增加了术语“超高掉头误差”, 删去了术语“轨距尺搭轨面”、 “轨距尺水平零位正确性许可偏差”和“超高示值误差”;
——细化了检验方法, 对0级和1级轨距尺超高示值误差检验引入了附加修正;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轨距尺检定器技术要求”。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 石家庄铁路司机学校工厂、 沈阳铁路局苏家屯轨距尺厂、 兰州赛孚科技开发部、 哈尔滨安通测控技术开发。
本标准关键起草人: 王彦春、 王金鸿、 李俊霞、 范振亮、 李永平、 阮文清、 温朝旭。
本标准所替换标准历次版本公布情况:
——TB/T 1924—1987。
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
1 范 围
本标准要求了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以下简称轨距尺)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标志、 包装等。
本标准适适用于测量标准轨距铁路线路轨距和水平(超高)标尺类、 数显类轨距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条款经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条款。 通常注日期引用文件, 其随即全部修改单(不包含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激励依据本标准达成协议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最新版本。 通常不注日期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 第l部分: 试验方法(A、 B、 C、 D、 E、 F、 G、 H、 K、 N、 T标尺)
GB/T 1146—1989 水准泡
GB/T 1931—1991 材料含水率测定方法
GB/T —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