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在教师指导下记,要提纲挈领。
课本上有的公式的适用范围、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必须记。
老师指出的特别容易混淆和出错的地方必须记 。
巧用笔记本(分出一列提示、补充处)。
利用课堂的间隙,见缝插针(与教师同步写,利用教师做运算的时间)。
对典型例题,一定先听分析讲解,简单记下方法即可,千万不要因为记笔记而面影响听课。
借用成绩好的同学的笔记补遗漏、借鉴。
一定要阶段性地总结。
上课时,遇到听不懂的问题,怎么办?
正确做法是不要把课堂时间浪费在没听懂的问题上,一个问题没听懂,马上用笔把它简单地标记出来,然后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走,听老师讲后面的内容。
等下课后,再把不理解的问题找出来,向同学或者老师请教。
下课出来透气,看到班主任。
班主任:“上课打嗑睡了?”
我:“没啊。我是觉得老师教得非常正确,才不停地点头!”
课堂 “五用法”
用耳听——不光听老师讲课,还要听大家的讨论,听老师是怎样解答同学们的疑问的。
用眼看——就是认真看教材,看老师的表情、手势和板书。
用嘴说——就是默默复述老师讲述的重点,并大胆回答老师的问题。
用心想——上课时对新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不能开小差。
用手记——是要记下老师讲课的重点。听课时要边听边记笔记,或在教材上圈圈点点,画出重点和难点,并及时记录下自己的理解。
课堂要求
,书放在课桌的左上角,文具放在课桌的右上角。
,要立即有秩序地进入教室,安静坐好,准备上课。
“起立”,学生要立正站好,待老师还礼后,班长再喊“坐下”。
,要先喊"报告",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
,要坐端正,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姿势和书写新闻记者习惯。
,要起立站好,老师允许后再坐下,回答问题或发言时需先举手。
、围巾、手套、口罩、不吃东西,课堂要保持严肃整齐。
、打闹、下坐位、乱递纸条,不许借东西。
,老师宣布下课,由班长喊“起立”,待老师离开教室或经老师允许后,按顺序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