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要做些什么。教材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物理学后,
通过安排学生人人动手的小实验, 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奇妙、 有趣的物理现象就在身边, 让
学生从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的一些基本方法。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学
习物理就需要仔细观察、认真动手实验和进行测量。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物理, 具有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还没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学生由感性认 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能力弱。 学生乐于动手实际操作, 缺乏对规范操作规程的掌握, 培养学 生科学素养是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 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理念】:
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弓I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
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 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
本节的重点在于:(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
度。
本节的难点在于: 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鉴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与讨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进入了物理学的世界,现在我们先来做几个有趣的实验:
1、 隔掌吸钉
2、 纹丝不动
3、 成像奥秘
(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新课教学 师:长度测量在生活中非常重要,如要量体裁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长度的测量。 先请同学们作个智者,用什么方法判断:
(1)二位同学的高矮;
(2 )上海的东方明珠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谁高。
(学生讨论)
师:测量是比较的过程,是指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科学精确的测
量物体的长度就要借助一定的仪器,同时还要有一个比较的标准。
展示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三角板,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让学生观 察。
(一)长度的测量
1、 长度单位
师:以前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长度标准,中国市尺,英国英尺, (以故事的形式讲解英尺的
由来),但各个国家的标准不统一,为方便国际间的交流制定出了一个统一的标准。
引出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米(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测量长度的单位?
对于比米大的距离,我们可用千米(
km)表示,比米小的距离用分米(dm)、厘米(cm)、毫
米(mm、微米(m)和纳米(nm)
表示。
它们Nl间的关系: lkrn=1000m=l05m; ldm=0. lm=l(TL[h;
001ni=10_^m 1 pri=O, 000001m=10_^ii;
lnm=0. 00000000
单位换算傍习:〔教师讲解病示换算过程)
5. e^^
判斷改错T. 5kft=75000分狀 iE解:=:T.
(学生随堂练习)
mm
刻度尺的使用
lcm=O. 01a=ltr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