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觉察心中的嫉妒觉察内心的嫉妒王学富 2010-04-25 14:23:44| 分类: 转贴| 标签: | 字号大中小订阅人性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绪, 叫嫉妒。它出自何处?意欲何为?它给人性造成怎样的影响?它跟生命成长有什么样的关系?作为一个辅导者, 需要了解嫉妒, 觉知嫉妒, 从而去处理嫉妒, 不致在盲目中被它控制、利用,去攻击别人,同时损害自己。本文将分两个部分来谈嫉妒:一、我们怎样理解嫉妒;二、我们怎样处理嫉妒。一、我们怎样理解嫉妒嫉妒出于愚妄培根在《论嫉妒》里说:“《圣经》曾告诉我们, 魔鬼所以要趁着黑夜到麦地里去种上稗子, 就是因为他嫉妒别人的丰收啊! 的确, 犹如毁掉麦子一样, 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地里, 悄悄地去毁掉人间的好东西的!”可见, 嫉妒是一种属于黑暗的行径。“黑暗”是什么?可能是指一种潜意识的黑暗, 也就是说, 人受到嫉妒的控制, 所作所为自己并不知道。圣经有话说,“忿怒害死愚妄人, 嫉妒杀死痴迷人”(伯 5:2 )。可见,嫉妒反映的是人性的一种“痴迷”状态。如果一个人对嫉妒有所意识, 它的损害可能不会太大; 如果一个人内心妒火如焚, 而他对此毫无觉察, 或者以为它合乎情理, 甚至把它看作是一种圣洁而神圣的情感或行为, 简直是在履行上帝的使命, 那我们真要感慨:他内心的黑暗何其深,他行为的损害何其大! 心理学有一个词汇叫“合理化”, 指人内心的一种防御机制, 表现为人为了让自己的心理安宁, 免受刺激或痛苦, 会在无意识间选择不去直面真相, 反而通过潜抑、否认、歪曲、投射等方式回避。这种方式表现在“主义”里,可能会成为“正义化”,表现在“宗教”里,可能会产生“神圣化”。例如,人在嫉妒的时候,他知道这是不好的, 但他不愿承认它的存在, 或把它解释为另外一种东西, 或压抑到内心里去, 让自己看不到它, 也就不会去处理它。被回避和压抑的嫉妒会形成自己内部无意识的阴影,往往会通过指责别人的方式渲泄出来, 这就是“阴影投射”。法利赛人指责别人眼中有刺, 但不知道自己眼中有梁木, 这是典型的“投射行为”。当嫉妒穿上“合理”甚至“神圣”的衣装, 它可会变得肆无忌惮, 畅行无阻, 自己无所反省, 还让别人难以分辨,那就真的成了“他们所做的他们不知道”的行为了。难怪哲人感叹:爱,有多少罪恶假汝名以行! 嫉妒缘自比较人在生活中, 难免有比较, 但如果陷入一种比较心态, 一个人就很容易成为嫉妒的俘虏。同学、同事, 容易因比较而生嫉妒; 同乡、邻居甚至兄弟、姐妹,也可能因比较而生嫉妒。一个人在嫉妒的时候,他站在可比性的基础上, 比较之下, 他无法接受对方身上有什么跟他不同的东西, 有什么优于他的本领, 因而他会说:“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他不是跟我们一样吗?他的妹妹不是叫玛利亚吗?他的哥哥岂不是约瑟吗?这人从哪里来的这些本领?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耶稣感叹:先知在本乡本土总是不受尊敬的。大体而言,人的幸福是可以自主的;但嫉妒者无法决定自己的幸福, 因为他过得幸福与否是由跟别人比来比去的结果决定的。当他发现对方的条件比他差, 他会获得暂时的快乐; 当他看到对方的优点, 他就被抛到痛苦之中。这样看来, 他不是自主的人, 而是依赖比较条件活着的人。他不能活得真实, 看不到自己的独特, 也不了解自己的需求, 他的眼睛总在盯着别人, 总看到别人所拥有的, 便以为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