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记叙文”篇
首先在阅读的时候应该先辨别这是一篇什么类别的文字,初中生常见的文章类型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该篇主要讲述的是记叙文的各种常见的题型以及其答题技巧。
一、那么在做记叙类的文章时有哪些问题呢?
(一)什么是记叙的六要素?
所谓的六要素是指: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二)记叙的方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三)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1、比喻:使事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事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发人深思,给人深刻印象。
(四)描写人物的方式及其作用?
(1)肖像描写:为了“以形传神,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2)神态描写: 是心理描写的外化。
(3)动作描写: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心情。
(4)语言(对话)描写:言为心声,最能表示人物的身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特点。
(5)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性格特点。
场面描写:
人物与人物之间在一定时间、地点且相互发生联系构成的画面。
场面描写可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深化主题。
记叙文中对环境描写的作用(意义)?
自然环境:是对日月星辰、天气、自然风光的描写。
作用: 1、渲染气氛;2、烘托心情; 3、表现人物品质;4、推动情节发展;5、突出中心。
社会环境:是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的描写。
(六)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概括和具体结合、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等
(七)如何找文章的中心句:
文章的中心句就是能揭示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捕捉文章的中心句,首先要熟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再找出能揭示文章中心的句子。其次,是要掌握文章中心句子的特点。那么如何找中心句呢?一般在开篇,或结尾,一般是议论性总结性的句子。
1、从题目去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
2、从总起句去找。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3、从结尾上去找。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4、从反复句上去找。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5、从议论句上去找。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6、从哲理性句上去找。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7、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有的句子中意义含而不露,蕴藏着深长的意义,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8、从过渡句上去找。有的文章往往用过渡句来点明中心句。
(八)记叙文的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等。
(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途径及格式:
1、借助题目。
2、要素归纳法。
3、摘录主要句子。
4、合并段意。
5、人物、事物、事件
格式1:
1、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谁做了什么。
2、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3、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格式2:
略式:人物+事件
详尽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补充:归纳文章中心的途径——题目;中心句;开头结尾;内容感知。
(十)记叙文中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突出事物的特点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