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药学服务实务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CHINA MEDICAL SCIENCE PRESS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项目十四常见疾病的用药指导
任务四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治疗药物的选用。
。
技能要求: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概述
血液中的脂类物质,统称为血脂,包括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它们在血液
中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分为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LDL)及乳糜微粒(CM)。
血清中总胆固醇(TC)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低
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现
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其中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
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常为高
脂蛋白血症( hyperlipoproteinemia),表现为高胆固
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彧两者兼有。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案例导入
患者,男,55岁,教师,体型肥胖,吸烟30年,每天20支,6年前在
例行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最高达170/110mmHg,无头晕、头痛
及心悸,一直规则服用氨氯地平及美托洛尔治疗,血压控制在
130/80mmHg左右。,
,低密度脂蛋白453mmo/L。
讨论:??3你将
对其进行怎样的用药指导?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一)病因
高脂血症是环境因素、基因缺陷相互作用所致的代谢异常。
、高饱和脂肪酸和过多热量或大量
饮酒,均易导致高脂血症。
2年龄和体重高脂血症好发年龄为50-55岁,随着年龄的增加,胆
汁酸合成减少,肝內胆固醇含量增加,LDL受体活性降低。女性绝经后
体内雌激素减少,LDL受体的活性降低,胆固醇水平也髙于同龄正常男
性。随体重增加,高脂血症易发生。
3遗传异常某些遗传基因的异常,可导致LDL分解代谢减低,LDL
产生增加,载脂蛋白B(aρoB)代谢缺陷,LD颗粒游离型胆固醇酯增
高,引起高胆固醇血症
4继发因素某些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
征、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瘤、脂肪萎缩症、急性卟啉病等)和药物(利尿
剂、β受体拮抗药、糖皮质激素地可引起高脂血症。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二)临床表现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①黄色瘤脂质在
真皮内沉积所引起②冠心病、周围血管病:由于脂
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
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③角膜老年
环和眼底改变。因其发生和发展是一种缓慢渐进的
过程,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
和异常体征。
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高脂蛋白血症分型
共分为6型,如I、Ⅱa、Ⅱb、Ⅲ、Ⅳ和型
从实用角度出发,血脂异常可进行简易的临床分型
见下表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血脂异常的临床分型
分型
TC TG
HDLC相当于WHO
表型
高胆固醇血症
增高
高甘油三酯血症
增高
Ⅳ、I
混合型高脂血症增高增高
Ⅱb(Ⅲ
ⅣV、V)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降低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课堂互动
为什么目前治疗高脂血症称为调脂而不单纯是
降脂?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治疗原则与常用药物
)治疗原则
由于血脂异常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所以饮食
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无论是否
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根
据血脂异常的类型以及治疗需要达到的目的,选择合适的调
脂药物,需要定期进行调脂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血脂异常治疗常以降低LDLC作为首要目标,临床上根
据是否已有冠心病以及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
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调控的目标水平。在决定药物治疗时需
全面了解患者伴随的危险因素,对不同危险人群,开始治疗
时的LDLC水平及LDLC需达到的目标值均不同,见下表。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