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程名称:灾害地质
课程名称:hazard Geology
课程编号:052021
课程类型:专业课
学 时:36
适用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岩土工程、交通工程及土木工程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构造地质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该课程为资源勘探工程、岩土工程及相关专业高年级选修课程。该课程系统地讲述灾害地质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介绍了地质灾害和概念、类型及分布,地质灾害灾情评估与减灾效益分析,地质灾害减灾对策。详细论述地震灾害、火山灾害、斜坡地质灾害、地面变形地质灾害、矿山与地下工程地质灾害、表生环境地球化学异常与地方病、土地荒漠化、特殊土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恶化、海岸带地质灾害等各类地质灾害的特点、形成条件与机理、影响因素、发育规律和危害方式,对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与减灾对策等进行系统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系统的了解灾害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掌握地质灾害的概念、基本类型及分布。特别是要理解当今自然作用和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的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特点、发生机制。学习各种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方法和防治措施。使学习者掌握从事有关灾害地质、环境地质研究和在各级国土部门、环保部门及工程建设规划部门工作的基本专业知识。
二、教学的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及学时分配
教 学 环 节 课 时 安 排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上机
其它
合计
30
2
4
36
第一部分 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及分布(建议学时数: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地质灾害的概念、内涵及其属性特征;认识地质灾害的分类与分级;了解我国地质灾害的发育及分布;了解灾害地质学的诞生与发展
【教学内容】
1、地质灾害的内涵、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
2、地质灾害的分类与分级;
3、中国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与分布规律、灾害地质学的诞生与发展。
【重点难点】
掌握地质灾害的概念、内涵及其属性特征;认识地质灾害的分类与分级。
第二部分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与减灾效益分析(建议学时数:2学时)
【目的要求】
了解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目的、类型、评估的主要内容;掌握危险性评价、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破坏损失评价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评价的内容界定及评价方法;了解地质灾害减灾效益分析的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
1、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目的、类型与主要内容;
2、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地质灾害破坏损失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评价;
3、地质灾害减灾效益分析: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分析、地质灾害减灾效益分析。
【重点难点】
危险性评价、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破坏损失评价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评价的内容界定及评价方法。
第三部分 地质灾害减灾对策( 建议学时数:2学时)
【目的要求】
了解“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与21世纪全球减灾新战略的确定,认识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及减轻地质灾害的措施,了解减轻地质灾害的系统工程的意义;了解地质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的目的及技术方法,了解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了解地质灾害管理的目的与原则、主要内容及主要手段。
【教学内容】
1、“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简介与21世纪全球减灾新战略的确定;
2、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及措施;
3、减轻地